《峰嶺隨筆》快艇最強護框者:Ivica Zubac已成中流砥柱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24歲中鋒Ivica Zubac職業生涯都在洛杉磯,2016年第二輪被湖人挑走,打了兩季多被交易到快艇,已經成長為快艇重要黑柱。



這幾年快艇變化極大,找來Kawhi Leonard和Paul George雙槍瞬間成為奪冠熱門,18-19賽季以黑馬之姿闖入季後賽的陣容只剩本文主角Ivica Zubac。Tyronn Lue接手後增加球的流動性,打造快艇成為一流攻擊隊伍(超越巔峰勇士的精準砲火:快艇挑戰史上最準隊伍!),可惜最後Kawhi受傷,隊史首度打入分區冠軍賽後不敵太陽。

奪冠不光外線準就夠了,防守同樣重要。順應潮流下快艇囤積了大量側翼,雙Ace之外還有Marcus Morris、Nicolas Batum,新崛起的Terance Mann勉強也算,選秀會更是繼續累積側翼。除了側翼外禁區護框也是一大重點,尤其西區有湖人Anthony Davis、金塊Nilola Jokic、太陽Deandre Ayton這種禁區怪物,甚至爵士巨塔Rudy Gobert也不好對付,需要有人箝制他們。

請繼續往下閱讀


快艇找來前火鍋王Serge Ibaka,希望他的嚇阻力和外線能力能幫助球隊。可惜已經31歲的Ibaka受傷勢困擾,例行賽出賽場次不到一半後傷退,雖然例行賽末期強行歸隊但季後賽打了兩場後報銷;球隊從買斷市場找來前明星中鋒DeMarcus Cousins(下一站快艇:持續為生存努力的DeMarcus Cousins),不過受過兩次大傷的Cousins爆發力所剩無幾。最後扛下球隊禁區最後一道防線,總時數最高的還是無役不與的舊將Zubac。

Zubac最早被注意是2015國際賽,U18歐錦賽和U21世錦賽代表國家出賽表現出色,高人一人的身材和不錯的移動力讓球探注意到他。他的優點是移動能力不錯,擁有靈巧雙手接球不奶油,籃框附近放球手感相當柔軟。

只是Zubac並非典型的歐陸長人,射程還有待發展,傳球看起來也是堪用而已。但白人中鋒的缺點沒少,爆發力不佳、防守判斷普通,加上腳曾因壓力性骨折讓人有疑慮,即使年紀算是很小,選秀順位還是一路滑落到第二輪。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入NBA後Zubac身形越來越精實,移動能力持續提升。最重要的是開始掌握直上直下的圓柱體原則,讓他即使帳面上火鍋不多,但籃下影響力極大。他以同樣來自歐陸的中鋒、前最佳防守球員Marc Gasol為學習對象,大量觀看Gasol的影片,致力提升防守站位和判斷。

下表是護框相關數據,DIFF%表示Zubac在場上影響對手命中率的程度,負數越大表示影響力越大。

年度 6呎內DIFF% 每36分鐘火鍋 每36分鐘犯規
16-17 -5.7% 2.0 3.9
17-18 -6.4% 1.3 4.1
18-19 -10.5% 1.8 4.7
19-20 -17.8% 1.8 4.6
20-21 -11.9% 1.4 4.2
從數據來看,生涯前兩年Zubac上場不多參考價值有限,第三年開始Zubac總上場時間超過1000分鐘,數據看來是很有影響力的護框者。19-20賽季-17.8%的DIFF%根本是怪物等級,跟當季最佳防守球員Giannis Antetokounmpo差不多,可能屬於離群值,上季數字稍有退步但看來比較正常。

(註:20-21球季第三度贏得最佳防守球員的爵士巨塔Rudy Gobert,生涯最佳六呎內DIFF%是-14.6%)

整體看來火鍋效率下降,但犯規速度也下降,顯示Zubac能迅速適應吹判尺度,嚇阻對手同時控制好自己身體移動。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移動能力變好、身體控制能力改善,加上經驗累積和判斷進步,其實Zubac換防能力不差。當然如果在弧頂一對一跟頂級後衛單挑還是會吃虧,季後賽第一輪被Luka Doncic打爆的畫面歷歷在目,不適合打全換防策略,但碰到一般側翼其實有一定抵抗能力,不是任人宰割的對象。

說了那麼多防守,回過頭來看看Zubac的進攻。

跟一般球員攻擊距離越拉越遠不同,Zubac攻擊反而越來越接近籃框。上季灌籃次數已創下生涯新高,比例超過所有進球的40%,籃框三呎內出手比例接近70%,命中率高過70%把握性十足。他不是什麼禁區大魔神,傳球還是普通而已,但能穩穩得到該拿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