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8 Review》公牛:路線決定上該做出的斷、捨、離

隨著冠軍賽如火如荼(吧?)地進行著,也代表要開始進入到夏天的選秀、簽約跟交易市場,也是我們這些出嘴出手的所謂寫手,開始分析球隊可能跟應該要有的走向,而做為沒有第一手消息的觀察者或愛好者,其實在評斷制服組的作為時,由於所得到的消息跟資訊都未必完整,我們不會知道哪些選項曾經存在或不存在,而那些最後沒有做出來的決定又到底根本不可能實現、還是制服組沒有去試探過,因此個人在近年來去評斷制服組的操作時,相較於直接說這樣做(或沒做)好與不好,其實會更放在「目標、方法的邏輯上連貫性」,舉例來說,當你前面一波的動作呈現出來的目標是一個看起來為期二到三年以上的重建,但你接下來的行動卻跟這完全相反,例如讓已經發展到頂的中壯年球員佔據上場時間,或是甚至交易出去未來資產,這就是我所謂的目標、方法上的邏輯矛盾。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有些時候保持一些彈性路線的作法,未必就代表矛盾,畢竟球賽有他不可預期之處所以迷人,但當這些彈性漸漸失去了可以變更、利用的空間,而開始要卡死時,那就該有些具決斷性地作為,而即便有些時候你會覺得這些作為有些可惜,但是回過頭來要想想,你本來設定的目標在哪?你要為了強留住一些所謂的捨不得而拉低自己的目標嗎?這樣子說有點抽象的話,我們就直接帶入主題,來談談公牛設定的目標,以及在這樣的目標下,這個夏天有哪些該做出的決斷。



一、公牛的路線定調了嗎?



公牛第一年在交易掉Jimmy Butler之後的做法,一開始存在路線上的矛盾,尤其是把第二輪那個選到Jordan Bell的選秀權交易出去換現金、接著又用4年3200萬續留Cristiano Felicio,然後簽下Justin Holiday、Nikola Mirotic(當然這兩個簽的合約都有利於球團),顯然一開始在重組還是重建,又或是重建的模式跟預計時間上,可能在這時候都還沒決定,過去已經有過相關論述,我們就不多提,但至少現在公牛的路線跟期程應該是確定的;尤其在收下Omer Asik的合約後,在2018、2019年仍然透過樂透選秀補進骨幹,然後看陣中球員的發展狀況,最早在2019年夏天成為自由球員市場的主要玩家,這樣還可以利用到Kris Dunn跟Denzel Valentine的薪資紅利(兩人在2020年夏天新人約滿),最慢也要在Lauri Markkanen換約前,利用他的新秀薪資紅利來進場。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為了更好的體態該斷捨離的波提獅




在這樣的前提下,相較於成為RFA的Zach Lavine跟David Nwaba,我們多半是打帶跑、利用RFA優勢,看市場狀況來決定怎麼留、或是過了一個價格之後就不留,更該提早決定的是在本季數據上有重大突破、來到新人約第四年的Bobby Portis,該怎麼處理他;首先,先思考一個問題,你覺得一個以他做為先發大前鋒的球隊,能到達的高度到哪邊?季後賽?分區冠軍?還是更高?或是更低?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因為他在本季結束後談續約的時候,你願意在他新人約滿後給他多少錢,而他又是否會同意,關係著你未來要把他定位在什麼角色,以及對於公牛大費周章重建後能達到高度的期待。



而我個人認為,基於他在防守端以及進攻端上的侷限,如果我們的重建是以東區冠軍賽甚至更高為目標,我頂多願意給予他的角色就是禁區第三人,類似過去Taj Gibson在公牛擔任的角色,但是Gibson在防守上的多樣性卻又是Portis所不具備的,因此即便薪資膨脹,我願意留下Portis的底線大概是每年1500萬,但是如果你是用提前續約的方式跟他談好,那麼他在明年夏天我們進入自由球員市場時,換約後的薪資會提前佔據薪資空間,抹煞掉我們本來有可能一次可以囊括兩個頂薪球員的機會;那如果等到他新人約滿變成RFA,又可能會面臨到最後放棄跟進、lose for nothing的局面,更不用說在2018-2019賽季,你對於如何在Robin Lopez、Felicio、Portis、Markkanen乃至於其他可能的新秀間,去分配禁區上場時間跟任務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