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L第17季總冠軍賽》G1–個案決定勝負

和多數人想像的比較不同,SBL第17季總冠軍賽首戰,裕隆納智捷以88:83力克包辦上、下半季冠軍的台灣啤酒,在總冠軍賽扳成1:1平手(台啤因包辦上、下半季冠軍,因而先取得一勝優勢)。



上季爭冠失敗的台啤,在本季一路獨走,上半季開季就拉出八連勝,下半季也以九連勝開頭,只是因為下半季剛開始璞園狀況也不錯,才看似沒有讓台啤一下子就揚長而去,但下半季台啤的14勝2敗甚至比上半季更突出,整季25勝7敗遙遙領先另外四隊,早早就拿到總冠軍戰門票。反觀裕隆一路苦戰,直到下半季最後一週才確定擠進季後挑戰賽,種子序甚至在璞園之後,若非璞園少了因父喪返美的洋將賈西亞(Charles Garcia),季後挑戰賽不一定是裕隆橫掃過關的結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樣的前提下,總冠軍賽多數人相對看好台啤並不意外,但首戰的結果卻翻盤,反而是裕隆搶勝扳平戰局,也讓總冠軍賽確定至少可延續至本週日的第四戰,不至於以「最低消費」在這個週末以前就落幕。



變陣 是否見效?


比賽一開始,從先發陣容就引爆第一個驚嘆號,裕隆竟然以單洋將陣型先登場,原先認為是季後賽關鍵人物的巨獸布拉(Sim Bhullar)並未先發,結果以單洋將打對手雙洋將的裕隆,竟反而取得24:18的領先,也因此在上半場都保持優勢,並未被台啤超前。



由於此戰最大的改變在此,因此有些風向推至「變陣奇招見效」云云,尤其裕隆總教練李啟億在一般認知中並不是應變能力很好的教練,甚至不時在轉播中被看見暫停時支支吾吾交代的窘境,然而改變先發陣容,真的是裕隆此戰獲勝主因嗎?



先從SBL的洋將配置說起,自從第16季改為雙洋將之後,SBL的洋將上場規則是四節共六人次,而第四節只能用單洋將,因此以洋將用滿為例,就是前三節用五人次的意思,這兩年還沒有出現前三節「221」的調度,從不願作繭自縛(上半場用滿四人次、則可能雙洋將過於疲勞,三四節又被限制只能各用一人次)的角度來看很合理,而由於不想開賽先居於劣勢、以及讓先發主力搭配洋將以發揮最佳功效的狀況,一、三節用雙洋將,二、四節用單洋將是這兩年各隊比較常見的調度模式。

請繼續往下閱讀



裕隆為何敢大膽採用首節單洋將的調度,兩個合理之處是一來台啤洋將塞瑟夫(Ihor Zaytsev)雖然有211公分高,但並非力量型洋將,裕隆擁有近年國家隊鐵票周柏臣,不一定必然居下風。二來裕隆季前補強後,前場與側翼人手充足,此戰先發的林宜輝、呂政儒、胡凱翔都有國手資歷,攻擊火力依舊充沛,不至於因為缺少一名洋將造成上述直觀居於劣勢的情況。



然而,在裕隆先於首節取得領先後,原先預期第二節換成裕隆用雙洋將打台啤的單洋將,會是裕隆更佔優勢,結果卻並非如此,基恩(Marcus Keene)和布拉都打滿十分鐘,但兩人總計只拿到5分,在台啤單節發生6次失誤、至少有三次都直接造成裕隆快攻反擊的情況下,兩隊卻打成17:17平手,也就是即使裕隆首節搶得先機,卻沒有在第二節造成優勢,第三節台啤更一度在巴克利的率隊追分下超前,實質上裕隆的「變陣」是否成為勝負關鍵,仍有待商榷。



個案 決定戰局走向


比賽最終的結果,其實決定在第三節基恩、第四節呂政儒火燙到無人能擋的無雙狀態下,其實嚴格說起來,整場比賽趨於平淡,布拉的存在的確造成塞瑟夫和巴克利的些許困擾,但並非勝負關鍵,比賽的進行其實比較沒有明確的「鬥智」、「應變」在內,而是決定在少數個案的發揮。

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句話說,如果呂政儒少進一兩顆三分球、基恩少一兩次戰術安排外仍得分的單打,台啤上半場少一兩次失誤,塞瑟夫能多進一兩個原本是他武器的中長距離投籃,在其他過程都維持原樣的情況下,勝負勢必不是如此,也就是說,比賽或許不像例行賽兩隊的差距那麼明顯,但原則上各自都有發揮,是幾個特例影響了勝負。



台啤總教練周俊三賽後表示,裕隆的雙洋將正好補上陣型漏洞,也知道這次總冠軍賽並不好打,其實都是事實。但真正呈現的是,台啤的團隊戰力依然強大,但裕隆原本就是每個點切開來看、SBL個人戰力最強大的球隊,首戰也正是因為兩個強大的得分點而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