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轉身後】取之於台灣,回饋於台灣 -Quincy Davis

8年前,一位名叫 Quincy Davis 的籃球員,在大學畢業後便流浪於各國職業聯賽間。他居無定所、人生載浮載沉,最後帶著疲倦的身軀回到了美國,想就此結束自己的籃球生涯。這時一通電話響起,說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有支球隊對他有興趣,問他能否在兩天後來到台灣?


他起初第一個反應是:「台灣在哪裡?」但最後他選擇接受這個邀約,坐上飛機橫跨了太平洋來到了這座名叫台灣的小島。


一轉眼,8年過去了,他幫助 SBL 璞園隊奪下了五座總冠軍,建立了橘色王朝,甚至在2013年歸化我國,開始代表台灣出征各大國際賽,並多次幫助中華隊取得好成績。




(圖:Davis與國旗合影。圖片來源:Quincy Davis Instagram)


從那時起,你不僅能叫他 Quincy Davis,也可以稱呼他為:新台灣人—戴維斯。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美文化差異


來自於體育文化相當盛行的美國,Davis 在台灣的這 8 年看到了許多台美對於體育價值重視的差異。聽到大多數台灣孩子在求學時期都曾遇過的「體育課被主科老師借課」的現象,Davis 的第一個反應是感到不可思議。


「這絕對不可能發生在美國。」



「不管你有什麼樣所謂的核心教學科目,體育課也是一個獨立的科目,你不能隨便拿走它,因為每個科目都有它的重要性存在,必須要互相尊重。」



Davis 進一步表示,我們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應用到體育課所學習的內容。我們小時候學數學,長大不一定會在銀行上班;小時候學自然科學,長大也未必會當科學家,但是了解自己身體這一件事,是會跟著你一輩子的。


從籃球中學習團隊合作


璞園的總教練麥班達曾經這樣評價過 Davis:「Q不是聯盟裡最好的洋將,但卻是最好用的洋將」。這句話大大顯示出,Davis 是一名以團隊為優先的球員,為了球隊他願意去做任何犧牲,也許自己的得分數據下滑,但是只要能讓球隊搭配得更佳完美,他十分樂意這麼做。



「我也曾經想過憑藉一己之力來打球,但是後來我慢慢了解到,必須要分出機會給每個人。」



Davis 笑著說他從小都是隊中最高的人,所以守護籃下很自然的就是自己的責任,但在過程中他逐漸了解到一支球隊需要有人負責抓籃板、有人負責運球,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或者該做的事情,所以當每個人都能夠各司其職,把自己的份內工作做好的時候,這個團隊就會很強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Davis 披上中華隊戰袍為國出征。圖片來源: FIBA 官網)


找尋最完美的平衡



「我在學校的課業表現不是很好,但透過籃球代表學校比賽讓我獲得很大的自我肯定。」


即便學業成績不突出,憑藉著籃球,Davis 仍然在學校得到滿滿成就感,但他同時也明白這不代表他不用花時間在課業上,因為美國的教練很清楚,學生最重要的「本份」就是課業,所以會盡力幫助學生維持這兩者間的平衡。


談起球學「讓運動成為教育一環」的理念,身為球學聯盟品牌大使的 Davis 給予很大的支持與肯定。他認為只要持續推動下去,未來勢必能開花結果,且這也將有助於提升台灣孩子在國際舞台的競爭力。


籃球只是個開始


「若我沒成為一名籃球員,我應該會當一名消防員。」受到母親是護士的影響,成為消防員一直是 Davis 的夢想,但現在他意識到自己有更重要的使命。



「台灣給了我一個機會能夠延續我的籃球夢想、甚至代表它出征國際賽,所以我想要回饋給台灣的孩子,盡我所能的幫助他們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


「很多孩子並不清楚他們自己在生命中能夠達到什麼樣的高度,不只是在學業上拿高分,那些並不是人生的全部,體育能夠帶給孩子更多心理層面上的幫助,成為一個更堅強的人,無論他未來想要成為什麼。」


Davis 在退休後,夢想在台灣開一所英語學校,而體育是這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認為語言學習能夠幫助孩子拓展視野,運動的過程也會讓孩子學會團隊合作。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訪談過後,Davis 主動提出並熱心指導高中球員。)


Davis 不僅僅局限於自己是一名籃球員的身份,他還不斷觀望著社會上每個需要幫助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回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