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校友說】五年兩冠的背後,陳堅恩的信仰與人生

做為桃園璞園建築籃球隊的中流砥柱,陳堅恩在加入SBL的五年中,幫助璞園拿下了兩枚冠軍戒,他穩健但不失強悍的球風,和令人尊敬的職業操守,也讓台灣球迷所津津樂道;而他更在今年年初喜得千金,和妻子產下第二位女兒。


曾有媒體在和璞園籃球隊進行採訪時,詢問麥班達教練,二度當爸是否有對陳堅恩產生甚麼影響;麥班達則是笑說,就是看起來比較累而已,因為他平常的生活就是「規律的像個老人」。


起床,練球,回家,練球,回家,這就是陳堅恩每天休賽季的日常。他在咖啡廳裡笑談近期台灣籃球的風風雨雨,即使在身處在有些複雜的台灣籃球圈,陳堅恩就像一尊石佛,從就讀台中馬禮遜美國學校的時期就不曾動搖;年僅30歲的他,身上還真的有些「老」氣。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璞園後衛陳堅恩的職業操守為人所津津樂道)



談起令人敬佩的職業操守,一直以來都是一位虔誠基督徒的陳堅恩歸功於信仰,和父母從小的教育。


「從小我父母就告訴我,要尊敬上帝,感謝他給予我的一切,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陳堅恩說。「作為一位基督徒,我最大的動力就是去為了上帝而工作,因為他比世間的一切都還要更有力量。」


台中馬禮遜學校的傳奇—陳堅恩談學生運動員



在高中一年級時,陳堅恩就曾前往美國追尋自己挑戰NBA的夢想;但當時過大的實力與天賦差距讓他認清了現實,於是便決定回到台灣就讀台中馬禮遜美國學校,也在該校度過非常成功的三年,在畢業後入選該校的校友名人堂。



剛剛從學校退休,曾見證陳堅恩高中三年的體育組長Don Dwight絲毫不吝嗇對於他的讚美,「我待在學校的這些年裡,從沒看過任何人在球場上能有像他一樣的表現。」。


陳堅恩高中所就讀的台中馬禮遜美國學校與台灣大多高中有所不同,各項運動賽事分別在不同的季節舉行,學生運動員因此有機會嘗試多種不同運動;美國學校雖然強調學業重要性,卻也同時鼓勵學生參與運動,這樣的態度與許多一般高中大相徑庭。


陳堅恩認為,嘗試多種運動能夠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他在高中時曾踢過足球,打過籃球和排球,甚至練過田徑;以自身為例,陳堅恩認為自己在某種運動中學到的技巧能夠讓他應用在不同項目上,更不會太快消磨過度集中訓練某項運動而發生消磨熱情的壯況。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想,高中三年我學到最多的事情,就是怎麼去兼顧學生和運動員的身分;馬禮遜是一間注重學業成績的學校,我媽也為我設立了一個如果成績掉到B以下就不能打球的標準,所以除了球場上,我也得好好讀書,在課堂上和別人競爭。」陳堅恩說;也因為這段經歷,陳堅恩對於球學聯盟設立學業標準一事也表達了支持;而其原因,並不只是因為要「考高分」。



「大家必須知道的是,學習確實對運動有所幫助,不只是帳面上的成績和數字,重要的是他會讓你的心智學會如何去運作和成長。」




(圖:陳堅恩認為,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在考試中獲得成功)

但對於大多台灣球迷來說,美國學校的運動畢竟是較為陌生的領域;而今年的球學聯盟就讓馬禮遜美國學校有了和台灣高中乙級球隊交手的機會,也讓球迷一窺神秘的美國學校籃球真面目。對此,陳堅恩認為球學聯盟的創辦有助於更多人有機會用另一種方式接觸到正規的籃球,提升台灣整體籃球水平,並給予平時較少受到關注的乙級選手一個舞台。


「確實很多很好的選手都集中在HBL甲級,但像我之前的隊友蔡文誠就不是來自甲級的選手,對吧?」陳堅恩說道。「有時聽到我的隊友們講到過去的學生時期,我必須承認,我並不認同所有那些訓練方式。他們的球技會如此出色有一部分確實必須歸功於那些訓練,但對於當時還是孩子的他們來說,這並不容易。」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不認為我們應該要像個職業球員那樣訓練。讓他們當更久一點的孩子吧。」


陳堅恩的信仰與人生


儘管近年在台灣籃壇大放異彩,但其實來到台灣之後,陳堅恩才有了一個能夠讓他有所發揮的舞台;過去在美國就讀大學和在菲律賓征戰PBL聯賽時,他都不斷在遭遇挫折與磨難,而信仰,不只給了陳堅恩面對生活的正確態度,更讓他走過那段籃球路上最低潮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