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籃球十字路口,自己籃球怎麼救?

自己籃球自己救,台灣籃球怎麼救?從建立商業模式開始

現在台灣籃球正面臨轉折與多事之秋,今年瓊斯盃中華隊領隊「黑人」陳建州,喊出「自己籃球自己救」,但到底怎麼救,其實這是講到爛的大哉問,台灣籃球像是積弊已深的冰山,只解決一角,其他部分還是不為所動。台灣要認清楚在台灣籃球現在困境和最需要的是什麼,很多人都講過,瓊斯盃有熱度,HBL也有熱度,所以台灣籃球也應該有很多開發空間。

瓊斯盃的觀眾和HBL觀眾確實是商機,但嚴格說起來和看本土聯賽的觀眾和國際賽與學生聯賽並不完全重疊,想要讓台灣籃球市場活化,應該是要找到另一條如何鎖定本土聯賽TA的方法,而非若A則B。其他層級有市場,所以台灣籃球也行這種發大財式的籠統概括,那如何鎖定?最關鍵的就在於怎麼建立讓本土聯賽球迷可以接受的商業模式。

請繼續往下閱讀








SBL回到根本來看,當初創立的意義在於銜接台灣職業聯賽前的半職業過度時期暖身,只是沒想到一暖打了十六個延長賽,暖到最後都品牌都冷了,結果還是沒搞清楚SBL怎麼走到職業化,近年球團組成有人說公股單位玩不了職業,也有一說SBL還是籃協辦的不算職業,有人說人才出走沒人看,其實這些都只關乎一個重點,關乎本土球員舞台的商業模式怎麼創造。



有人說公股球團很難職業化,說臺灣球團投入的資本不足以支撐職業聯賽支出,其實都是但實際上台銀一年投入在球隊的預算,已經比B League琉球金王的整個公司資本9915萬日圓還多。


琉球金王籃球公司資料(來源:琉球金王官網)
有人說聯賽是籃協辦的,不算職業聯賽,但歐洲現在Basketball Champions League(簡稱BCL),主辦單位就是FIBA Europe,FIBA Europe當年巧取豪奪硬把原本自己所屬的歐洲第三級聯賽FIBA EuroChallenge改制成BCL,獨立成為一個體系,硬把原本屬於Euroleague Commercial Assets S.A公司體系下連同一二級的Euroleague和EuroCup一起拔走,雖然中間搶人搶球隊威脅利誘過程不堪入目,但經過三年,BCL從32隊擴張到28國參加,55隊規模,就結果來看,FIBA Europe同屬法人,跨國聯賽都能越搞越大,沒有不是公司主導,辦的聯賽就不算職業這種謬論。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SBL問題在哪?說籃協沒有心對也不對,SBL越走越回頭,但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從《奧亞運單項運動團體訪評計畫中華民國籃球協會訪評報告》https://www.sa.gov.tw/Resource/Attachment/f1493274501180.pdf,裡面職業化聯賽不是協會年度目標;這是協會的問題嗎?大概一半一半,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07年度施政計畫(核定版)》具有指標意義的體育署大多數還是在推廣和基層,整份報告書裡面唯一把體育產業和職業結合的部分,KPI還是用國際賽獎牌數來算(108年版內容一字未改,但拿掉KPI相關評比欄),就知道台灣官僚無論政黨顏色,給予單項協會的標準就擺在那裡,當問題成為一環扣著一環彼此無視,就知道大多數人還是沒搞清楚獎牌只能當產業發展強心針,永遠沒辦法丟進去當柴燒。



SBL如同我上一篇文章所講,沒有適當的商業模式,即便球團有心,一轉十六年過去,每年幾千萬進去燒,實質收入除了轉播權利金之外幾乎等於零,燒到現在還有五支球隊如果有機會開打第十七季SBL,已經阿彌陀佛。政府沒把扶持產業發展放在第一位,籃協也沒把SBL發展寫進年度目標,當然不可能期待一灘死水自己活過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觀察過世界上同樣薪水和球隊規模不大,但卻幾個發展成功的聯賽,如澳洲NBL、日本B League,德國BBL、VTB、亞德亞里海聯賽(ABA)、慢慢起步的加拿大NBL,甚至是歐洲成功的小球隊Zalgiris之後,我無法認同所謂SBL農場說,但如果要說什麼比本土聯賽農場化更慘,那就是本土聯賽萬年死水一灘,甚至沒喊農場結果自降格局,最後聯盟品牌價值難以活化,連吸引新進企業進場的基本循環都沒有,SBL有沒有求變過?過去幾年改制季後賽,改制雙洋將,推出主場周,其實都是在有限資源中求變,但實際上聯盟品牌價值有改變嗎?答案即便是肯定的,也彌補不了衰退速度,從最新一次會議來看,很顯然最直接相關的主管單位,並不是真的在意這個聯盟衰退速度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