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本山亂鬥之外 老溜馬迷的三段回憶

美國時間2004年11月19日,太平洋彼端的台灣,一位大4學生正在電視機前看著心愛溜馬,客場出征衛冕軍活塞,在球賽大勢底定之際,卻見證了NBA史上最黑暗的一夜。近17年後,這一夜的紀錄片播出,又勾起這位老溜馬迷的一些回憶……作者:31Miller0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收藏
留言
今年8月,Netflix推出紀錄片《體壇密話:NBA球場鬥毆事件》,從各方角度嘗試還原2004年「奧本山大亂鬥」的來龍去脈。影片中最有價值的部分,莫過於當事球員的說法。印象中,當年事件過後就是一堆禁賽消息,媒體上聽不到太多球員的聲音,或避而不談;多年後雖然球員陸續在受訪中談及此事,但內容都是片段且零碎,湊不出全貌。

終於,我們在紀錄片中知道Ben Wallace為什麼會輕易被激怒、Ron Artest為什麼要躺在紀錄台,Stephen Jackson、Jermaine O’Neal為什麼衝上前助拳,以及Reggie Miller親口道出他的遺憾。

暴打球迷固然有錯,但球迷是無辜的嗎?聯盟的作法,對球員又是否公平?影片中沒有直接給出答案,然而看完後,觀眾、球迷或許會扭轉一些過去既定的想法。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少我就是如此。



在這篇文章,我不想談太多紀錄片的內容細節,沒看過的球迷可以直接打開Netflix、加入片單,保證精彩。這裡我只想純粹從一個老溜馬迷的角度出發,用比較主觀的論述,回憶當初奧本山事件發生前後的心境與感觸。

回憶1:與活塞的糾結

活塞在2004年東區冠軍賽擊敗溜馬,最後直取總冠軍;但我雖然是溜馬迷,當時卻不討厭活塞。畢竟那些年的活塞,與溜馬有太多相似與關連;例如球風都很剽悍、強調防守,得分後衛也都是身型削瘦、善於空手跑動的射手。

有趣的是,2004年雖是Larry Brown帶領活塞奪冠,但球隊核心陣容幾乎都是Rick Carlisle執教時所確立。而且2003-04賽季開始前,Carlisle與活塞3年合約仍未走完;那時他首度擔任球隊主帥,成功將活塞從一支僅32勝、被拒於季後賽門外的弱隊,打造成連續2季50勝的季後賽勁旅,執教首季拿下年度最佳教練,第二季闖到東區冠軍,位子理應坐得很穩,卻在開季前意外去職。反倒是2003年季後賽第二輪被活塞擊敗、季末倦勤請辭76人帥位的布朗爺,接手執教汽車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塞炒掉Carlisle的原因據傳是與高層不合。由於較有「主見」(說難聽一點就是固執),他與時任活塞籃球營運總裁的Joe Dumars在年輕球員使用上有些意見分歧;更大問題是他與活塞老闆Bill Davidson有些疏離,不參與贊助商活動,也排斥老闆公司的人插手籃球事務。雖然能力出色,但並非老闆會喜歡的員工。

事實上,2000年當Larry Bird卸下溜馬教頭一職時,時任助教的Carlisle就是接任人選之一;卻也因個性問題,溜馬球團最終選擇較圓融的Isiah Thomas。雖然Carlisle終究還是在2003-04賽季回到印第安那,但這也讓溜馬迷不禁會想:「如果大鳥離任後就由Carlisle接班,少浪費3年青春,Miller會有冠軍戒指嗎?」

就因為Carlisle與活塞的淵源,那幾年每次對上活塞,相信很多溜馬迷都會希望球隊能奪勝、助卡帥一吐怨氣。但活塞對上其他球隊時,可能也會基於欣賞這支由卡帥奠基的鐵血勁旅,默默替汽車城加油。2004年總冠軍賽即是如此,就算活塞是踏過溜馬拿下總冠軍賽門票,但我當時仍期盼活塞能擊敗湖人奪冠。

當然,做為球迷,最終仍希望是自己力挺的球隊能夠登頂。2004-05年賽季,溜馬軍容更加壯盛,該季首度造訪底特律,雖然只是一場例行賽,但在第4節最後45.9秒之前,支持印城大軍的球迷應該都看到球隊展現擊敗衛冕軍、直指總冠軍的堅強實力,興奮之情難以言喻。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只是下一刻,一切都豬羊變色。

回憶2:令人又愛又恨的阿泰

Ron Artest、Metta World Peace,還是現在的Metta Sandiford-Artest;不管改了多少次名,溜馬球迷對「阿泰」的感受向來都很複雜。

溜馬迷喜愛阿泰的天賦,他在防守端能亦步亦趨跟著靈活後衛,也能在禁區與肌肉棒子肉搏。他就像一頭野獸,會將獵物緊咬不放,這也讓他獲得2003-04賽季的最佳防守球員肯定;擊敗的競爭對手,正式當時以連續2年獲DPOY、尋求三連霸的Ben Wallace。

阿泰原本有些粗糙的進攻手段,也不斷進步。在2004-05賽季的前7場比賽,他繳出平均24.6分的生涯新高,命中率49.6%、三分命中率41.2、罰球命中率92.2%已接近「180俱樂部」。樣本數雖小,卻也看到那年25歲的他正邁向生涯顛峰,隊史首冠並非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