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Kawhi的暴龍真的就代表這是個失敗的休賽季?

自從明星前鋒Kawhi Leonard確定前往快艇之後,幾乎各大媒體和報章雜誌都替暴龍在今年夏天的操作打上不及格的分數,但,真的有這麼糟糕嗎?



在正式進入討論之前,個人其實對於大部分媒體的評分概念頗有微詞,因為當我們在評價各支球隊在休季期間的操盤時,本來就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去審視,因為就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一樣,每支球隊都有各自需要面對的困擾和狀態,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一個可以適用所有球隊的標準在。因此本系列的文章當中, 我對於每支球隊的評分都是針對各自處境所客製化的標準,換言之,就是以求對當下所面對的所顧慮的所思考的以及所擔憂的部分來改變評分標準。

當然,雖然說沒有統一標準沒錯,但畢竟所有球隊的操盤者是人,所以依然還是有人的智商該有的底線存在著就是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篇文同樣也有影音版本歡迎點擊前往觀看~





Kawhi Leonard的離去本身就是可預見的未來



我想今年自由市場的趨勢應該蠻明顯的是偏向球員而非球隊,畢竟這種等級的球員就只有這些人,然而有薪資空間有簽約意願的球隊在數量上又是較多的一方,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主導權自然也落在球員手上。當然,這裡泛指的自然是那些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明星球員,畢竟那些實力和定位屬於中間份子的球員在今年的自由市場上幾乎很難拿到三年以上的合約,就算有的話通常合約中都會增設逃生路線給球隊。

舉例來說,以三年43.6M的價碼加盟芝加哥公牛的前鋒Thaddeus Young,在第三年的薪資雖然還有14.1M,然而卻只有6M是全額保障,剩下的金額為部分保障,主要的思維自然就是考慮到該年的Thaddeus Young將年屆34歲,也就是為了替可預見的衰退期做保險和退路的概念;與達拉斯小牛aka獨行俠提前達成延長續約的長人Maxi Kleber,在最後一年的9M薪資卻是完全非保障,也就是說到了該年的Kleber在用途上,根本可以視為一張超大額度的交易特例,讓球隊在未來能有更多操作彈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會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在於大多數球隊畏懼2016年的狀況再度發生,畢竟在當年因為電視轉播金新簽的因素讓全數球隊瞬間多了不少薪資空間和金錢,進而導致球員合約和薪水完全失衡並迎來所謂大頂(ㄌㄢˋ)薪(ㄩㄝ)時代,所以今年這些球隊在簽這種中產階級的球員合約時明顯保守許多。當然除此之外,兩年後的自由市場同樣也是巨星雲集的一年,加上今年許多球隊也想要競爭明星球員加盟的因素,配角和綠葉球員的合約談判上自然也會考慮更多細節。



然而作為總冠軍系列戰MVP的男人,Kawhi Leonard當然就是那些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雖然身為母隊的暴龍在合約長度與金額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然而在當初交易的目的-奪得隊史第一冠已經達成,原有的誘因儼然不再具備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加上比起了優渥的合約長度與金錢,球隊的整體未來性和制服組在近幾年已經成了明星球員在尋找新東家的主要考量,而暴龍的主力球員除了Pascal Siakam之外都已經過了巔峰期,更別提暴龍隊所身處的地理位置在自由市場上同樣也是不利的環節,因此我相信對於暴龍來說,Kawhi的離去本身就是可預見的未來。

況且當我們重新回顧過往盤來Kawhi Leonard的交易案,暴龍送走的是一名兩年後合約到期的明星得分搖擺人(DeMar DeRozan).實力介於板凳和先發而且同樣也是兩年後要煩惱續約的長人(Jakob Poeltl)和一張選秀小年(2019年)而且已兌現成新秀Keldon Johnson的首輪籤。就算加上季中為了衝擊總冠軍而發動的Marc Gasol交易案,暴龍也不過送出了三名球員(後衛Delon Wright、中鋒Jonas Valanciunas、射手C.J. Miles和一張2024年的二輪籤,其中的Delon Wright和Jonas Valanciunas兩人在今年夏天成為了自由身,換言之從操作角度來看不過是把煩惱丟給別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