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敬敏返台 談台灣如何迎接遲暮英雄

在本週一(9月2日),透過新聞聲明,ABL的台灣球隊之一寶島夢想家,宣布將簽下結束旅外生涯的「阿美族戰士」楊敬敏,成為今年休季期間夢想家的最大補強,繼去年迎接李學林、陳世念、田壘三大本土球星後,今年再次有「黃金世代」的國家隊英雄加入夢想家陣營。

楊敬敏畢業自南山高中、輔仁大學,並曾在SBL先後打過台灣銀行和台灣啤酒,拿過得分王、最佳五人、以及SBL第8季的總冠軍賽MVP,經過九年SBL的奮戰後,他依循當時的旅外風氣,成功踏進中國CBA戰場,先後打過山西汾酒、新疆廣匯、上海大鯊魚、北京北控四隊,在廣匯和北控時都是球隊的固定主力先發,平均得分超過兩位數,也絕對是台灣球員在中國挑戰的成功案例。


楊敬敏雖然不像陳信安、田壘、林志傑、曾文鼎等人明顯閃耀過、擔綱過國家隊的頭號大將,但他也的確在籃協當初的「大換血」政策後,與上述頂尖球星帶頭的「黃金世代」共同努力,這些年來楊敬敏幾乎無役不與,直到2016年,只要健康,他都是國家隊的固定班底,即使不如位置相仿的林志傑那麼全面,但楊敬敏純熟的單打動作,還是讓他成為中華隊側翼上的一把重要利刃。

繼林志傑加入富邦勇士後,台灣再次在2019年夏天迎回過去曾威震一時的名將,固然平心而論,楊敬敏論過往功績、論話題程度、論實質影響力都不如林志傑,但仍然是叫得出名號、具備戰力的頂尖球員,論年齡,即使35歲這個數字在以往台灣球迷的認知裡已經是必須面對技術下滑、生涯尾聲甚至待退,從過去這一年大大小小的賽事看來,楊敬敏仍然維持在尚可一戰的實力。


(圖片來源:展逸國際企業提供)
然而,不管再怎麼樂觀,35歲以後的楊敬敏,已經很難再有突破,更可以認定,接下來的這份合約,很可能就是他籃球生涯的最後一段日子,而從林志傑、到楊敬敏,或許再加上去年的李學林、陳世念、田壘,其實台灣球迷對於籃球的欣賞,得進入另外一個層級:「迎接遲暮英雄」。



的確,正常球迷看球,就是希望在場上的球員能拿出最佳戰力,替球隊做出貢獻,最好能讓球迷帶著贏球的喜悅離開,因此在場上,總希望球隊完全以戰力為第一優先,不管林志傑、楊敬敏、或其他資深球星,勢必要價不菲,有的球迷就會質疑是否花大錢卻沒有買到主宰全局的王牌球星,只是花大錢在買正在消瘦的駱駝,但從NBA的例子可見,光論本季,熱火Dwyane Wade、小牛Dirk Nowitzki、老鷹Vince Carter三人,就是過往戰功彪炳、如今已見遲暮的昔日英雄,Wade和Nowitzki更早就表明本季是他們的Last Dance,而Carter雖然沒有明說,最後也沒有退休,但每個人都知道他的比賽是看一場少一場。



結果,Wade還可說板凳登場略有貢獻,Nowitzki和Carter很明顯已經不是能給球隊太多幫助的主力,道理有些像去年加入夢想家時聲勢浩大、卻因傷效果有限的田壘,但是每每在Nowitzki和Carter登場時,會得到不分主客的歡呼,田壘在夢想家的比賽,也是只要一被換上場就能得到主場觀眾的掌聲,這說明了這樣的英雄,即使不見得能隻手遮天,他們過往的努力依舊能替他們博得尊重,而球迷對他們的欣賞,也早就超越他們能提供的戰力。

林志傑或許因為地位特殊,或許又因為他在幾個月之前仍在CBA的季後賽展現過一流身手而仍讓人信賴,但現實是他已經37歲,甚至比楊敬敏還要年長,無論如何,林志傑、楊敬敏乃至於田壘、李學林、陳世念等人,很明顯都將逐漸退化,戰力會一年不如一年,但他們都選擇回到台灣,選擇回到曾經替他們瘋狂過的球迷面前,而也因為有這些昔日英雄,才能在話題的操作下讓台灣球迷有了進場的理由。



這才是職業聯賽、或者至少是最高層級聯賽重要的環節,被這些頂尖球星吸引入場的球迷,要看的早就不是比賽的勝負、或是雙方戰力的接近,籃協前陣子公佈的SBL賽制與其餘相關規定,過度著重在如何讓各隊實力接近,而忽略了更多能吸引球迷進場的元素,節流固然是減少虧損的重點,但唯有開源才是真正能替聯賽帶來收入的最大重點。更改季後賽制、下修洋將條件、訂定各種上限只是控制球隊支出,對於替聯賽開源毫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