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HBL球員看重量訓練的重要性

一天,按照慣例打開報紙,斗大的標題吸引我的眼光停留:「舉重練出爆發力,能仁灌籃像吃飯」。說練了舉重之後灌籃像吃飯,老實說有些誇大。個人認為在學生籃球裡要呈現的並非美技,灌籃其實不是練舉重後值得炫耀的結果。



不過,報導中的文字才是值得關心的。球員表示之前都沒有想過「舉重跟籃球有什麼關聯」,加上「沒有看到其他隊這麼練」,因此心中多份懷疑。





(照片來源:DV籃球部落)

首先,這裡指的舉重應該是「連續的爆發力訓練」及「重量訓練」,像是Power Clean、Snatch、臥推、深蹲等(這部分牽涉許多專業,如果有興趣可以找肌力與體能教練討論)



透過這類的動作練習,可以訓練運動員如何從髖關節發力,並將踝、膝、髖三個關節的力量連接起來,並運用在運動表現上。像是籃球選手變換方向運球、急停、投籃等,多數人可能以為這是技術,但沒有基礎(也就是三關節爆發力)技術與體能皆無法純熟。

請繼續往下閱讀
closePowered by GliaStudio


然而,這個觀念並不新,但多數的基層球員及教練都不清楚。甚至認為重量訓練、舉重運動會讓選手長不高、拖累他們在場上的移動速度,尤其台灣球員又特別矮小,機動性不佳可能難以打出犀利球風。可惜,大家都多想了,事實似乎與這些看法不太一樣。



相反地,這個觀念在國外算是基本常識,很多球員到了高中階段,已經能操作臥推、深蹲與流暢的爆發力動作。舉個明顯例子,吳永盛在去美國之後,很多人都說他「膨」起來,骨架、身材變化明顯。面臨青春期的成長變化是有的,但我也相信重量訓練對他來說已經是訓練的日常。





(照片來源:吳永盛臉書)



再來看看女籃。如果大家有仔細觀察,應該不難發現永仁高中的孩子雖然是女孩,卻個個結實有力。身高或許沒有特別突出,但身體素質絕對與他隊有明顯差距;這原因肯定也脫離不了他們的體能教練是「舉重紀錄保持人」。



我猜測,一樣都是女生,每隊的體能訓練內容應該不會相差太多。可是永仁高中的女孩卻能比其他隊還要有條件衝撞、轉換快攻,如果永仁的體能教練沒有教這些女孩相關的重量訓練、舉重動作,實在說不過去。

請繼續往下閱讀





(照片來源:Double Pump 女子籃球誌)



能仁球員練舉重、做爆發力訓練;永仁球員的體能教練是舉重好手、吳永盛甚至國外球員的身體素質,在同一年紀卻能輾過我們,這些事實已經告訴我們「重量訓練、爆發力訓練對HBL球員有多重要」!



要是還停留在「土法煉鋼」、「多練球才有用」的觀念,卻大肆忽略重量訓練、舉重動作的重要性,沒有為球員的肌力發展打底,只會讓球員在後續的UBA、SBL暴露他們缺乏肌力、沒有基礎動作的弱點。



當他們建立在不夠穩固的基底上,也很難期望他們會有什麼好的發展。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知識與觀念應該普及且實際落實。身為教練、教育者,若是不能將好的觀念與練法授與球員,即便拿了冠軍,對他們一輩子未必會有多大的功用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