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見希望而堅持」,還是「堅持才看見希望」?

有一句經典名句是這樣說的:「不是因為看見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這句話激勵人心的地方在於能理解堅持很苦,仍願意吃下這個苦等待希望的黎明。但問題是:希望若那麼值得等待,堅持不就是理所當然的過程,為什麼多數人還是很難堅持?是過程太苦堅持不住?還是即使堅持後結果依舊渺茫,才放棄堅持,看不到希望?



希望是一種目標(結果),堅持則是一種過程。有好的過程,就容易有好的結果。因此「堅持才看到希望」會符合這個道理。但你也聽過另一句經典台詞:「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句話努力等於堅持,也就是在投入堅持之前若能做對選擇,那麼堅持就更能產生價值(達標)。但如何做對選擇是關鍵,因為這時候可能有很多選擇在干擾你,該怎麼做出最大利益的選擇,還需要配合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那就是預測未來,也就是「看見希望」的能力。能從許多選擇中預判出最大利益的那一個,預期努力付出後能達成目標,才是最聰明的作法,而這更肯定了「看見希望而堅持」的道理。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則意味著「忽略掉」前面更需要對情勢做出預判、評估和選擇,更可能讓你的堅持付諸東流,希望落空。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從目標導向行為 (Goal-directed behavior) 也能說明為什麼「看見希望而堅持」更是重要。目標導向行為指的是根據「特定目標」,選擇與做出導向目標的行為。也就是說,你會有一個渴望完成的目標,有了這個目標,就會去想該怎麼做能達成目標,過程中你可能會想出好幾種可以達成目標的方法 (方法指的就是行為),最後選擇一個對你最有利 (省時、省錢等) 的方式去執行。所以,目標導向行為是一個探索、選擇與實現目標的歷程。



這行為背後依據二種重要的能力 (Balleine and Dickinson, 1998):



第一、能預測行為結果的能力:就是你能「猜想」你所選擇的行為,有很大的機會能達成目標,這跟過去經驗有關。



第二、根據獎勵與目前的動機狀態,有能力在不同預測結果中做出選擇:達成目標對你的吸引力有多大,以及你有多渴望想達成目標,當這些條件都考慮進去,你還要能從這些選擇中依據利益來做排序、比大小,最後選出對你最有利的行為。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難發現「預測」在目標導向行為有多重要,而這也正是運動科學興盛蓬勃的原因,因為每個領域背後的檢測和運作都有很強的理論支撐,來告訴你怎麼做能讓效益最大化,尤其對強調競爭力的選手來說更是重要。所以當預測完做出選擇後,再來就是對選擇做出完善的規畫,並對自己的規劃深具信心,然後再去執行,那麼「看見希望而堅持」才是更睿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