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救台灣籃球還是成為下一個ABL?談T1 League與P.League+的球員身分認定與洋將制度

兩大職籃聯盟的成立宗旨,都是期望幫助台灣籃球進步,甚至喊出「自己的籃球自己救」的口號。但是就他們目前的政策方向看來,似乎正在複製ABL的模式。這麼做真有助於台灣籃球進步嗎?作者:EdotTdot_46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收藏
留言
今年新成立的職籃聯盟T1 League,近期公布聯盟的外籍球員的身分認定與上場規範,引發熱烈討論。

T1和P.League+在本土球員的身分認定方面十分類似,都是採取相對寬鬆的標準,只要本人擁有居留證,或父母之一方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即可。不過外籍球員的上場規範方面,兩聯盟就存在一些差異,除了可以多註冊一名洋將,最大的不同在於T1引進亞洲外援制度,同時將亞洲外援、歸化球員、華裔球員與外籍生定義為第三類規範球員,與洋將一同受到出賽的規範限制。




T1賽務負責人賈凡強調,之所以訂定此規範,主要是為了確保本土球員有足夠發揮空間,讓一場比賽中,至少有2節能有3名本土球員上場磨練。然而,此規範是否真能保障本土球員的發揮空間,或許有待商榷。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T1一場比賽為48分鐘,若球隊將「四節10人次」的外援上場時間用好用滿,那麼在登錄名單內的剩餘8位本土球員,只能共同分食剩下的120分鐘出賽時間,一人平均15分鐘。

但教練調度通常只會使用8-9名球員,扣除4名洋將與第三類規範球員,換言之,每場比賽大約會有3-4名登錄在出賽名單的本土球員會遭到教練DNP,更別提在身分認定標準寬鬆的情況下,那些被認定是本土球員的華裔或混血球員,可能會取代本土球員,產生排擠效應。

如上季PLG台新夢想家,除了洋將以外,只有楊敬敏、李德威兩位本土是固定輪替,混血球員錢肯尼和華裔球員Randall Walko則是替補首選,林俊吉是到球季後段才獲得比較穩定出賽機會。

再者,即便本土球員獲得上場機會,球權大多仍集中在洋將手上,戰術往往也會以洋將為核心運轉,這個現象或許可以參考過去東南亞職籃聯賽ABL(ASEAN Basketball League)的數據。2019-20球季ABL的洋將規則和現在的T1有些相似,每隊皆可使用三位洋將,但沒有出賽時間的限制。結果各隊洋將都掌握高比例的球權,這點從洋將出手占比與得分占比,便可看出端倪,洋將們幾乎占據六至七成的得分貢獻。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20球季ABL球隊 洋將出手占團隊總出手比率 洋將得分占團隊總得分比率
菲律賓火焰 46.61% 51.13%
彰化寶島夢想家 62.04% 61.91%
臺北富邦勇士 58.59% 64.47%
香港東方 76.65% 79.50%
澳門黑熊 65.12% 70.88%
泰國莫諾吸血鬼 46.64% 49.41%
越南西貢熱火 64.25% 67.23%
新加坡騰飛之獅 65.39% 69.49%
西港馬來西亞猛龍 67.69% 70.83%
澳門戰狼 52.52% 54.04%


實際上,表格中的數值幾乎都被低估,因為ABL對於本土球員的身分認定更為寬鬆,除了球員父母之一方持有效力球隊所屬國家護照外,像是在吉隆坡出生的保加利亞前鋒Simeon Lepichev,或在香港出生的美籍後衛Scott Ewing,都可以被認定為馬來西亞、中國的本土球員,這項規定使得許多混血或外籍的亞裔好手湧入ABL,越南西貢熱火陣中甚至半數以上球員在FIBA的定義中,都不屬於本土球員。

作為對照組,採行註冊三洋將、登錄雙洋將政策的PLG,洋將出手占比與得分占比約在三至四成,甚至接近五成,依然是影響比賽最主要的關鍵。單洋將的SBL則是在兩成左右,尤其洋將受傷缺陣大半季的裕隆和台銀,洋將出手和得分占比還跌到一成上下。越多的洋將、混血球員或華裔球員加入,顯然會壓縮本土球員的發揮。相比之下,SBL竟然還是對本土球員相對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