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台灣LBJ-周儀翔

記得當年志傑宣布退出中華隊之後沒多久,周儀翔隨即在SBL打出爆發的表現,MVP那年場均19.07 分、 5 籃板、 2.8 助攻。而中華隊也剛好失去了最佳的Playmaker,因此大家都期望儀翔能夠和劉錚一起接班志傑的位置。但是當年首度和劉錚搭檔打瓊斯盃的周儀翔,卻只繳出慘淡的場均4.5分,二分和三分命中率分別是26.6%、16%,雖然後來回到達欣表現回穩也拿下了冠軍,但再下一年周儀翔去了CBA,定位徹底轉換成3D防守型綠葉,今年的更是陷入低潮,僅繳出2.9分、1.5籃板、2助攻的數據,三分命中率低到只有23.3%。


圖片來源:周儀翔臉書粉絲團
再來談談我對周儀翔的看法,我認為他是在黃金世代之後台灣天賦最高的得分後衛,美式球員的體格、出色的爆發力和優異的運球節奏,外加人來瘋般的投籃手感,以當時國內來講,除了劉錚確實沒有人是他的對手。甚至在當時,我認為打法著重在三分、快攻和防守的劉錚是暫時落後周儀翔的,理由是他的運球沒有辦法像儀翔那樣自主創造進攻機會。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兩人最大差異便是心理素質,劉錚即使運球能力不穩定,但敢拚敢打撐起第一得分主力,但周儀翔失去了在達欣做為王牌的球權後,不論在CBA或中華隊都失去了自己的節奏。且在離開了國內之後,他必須面對更為高大的防守者,周儀翔的打法偏向於用Combo運球晃開防守者後,靠著爆發力和體格切到籃下終結,但在國際賽級的防守者面前,效率下滑是難免的,加上不穩定的三分手感,讓他的表現不如預期。可即使是如此,若要做為主攻手也不能因此而畏懼,就算球放不進也要能夠賴到犯規才是。

周儀翔的個性其實是較為內斂的,從中華隊和CBA的表現也可以發現,他在適應不同球隊的角色定位速度比其他同期的人慢很多,只要一打不好或是和其他有能力的持球者配合,就會偏向交出球權從而失去信心,出手變得猶豫不決。如這季北京首鋼換了三個教練,周儀翔因為來不及適應,導致表現下滑而失去了上場時間。

確實這是周儀翔目前最大的問題,但是他在去CBA的這四年,也不是沒有任何收穫的,雖然失去了球權但也因此打磨了防守和組織的能力,尤其壯碩的體格讓他在對位小外援時不落下風。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要問他能不能走出這次的低潮,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回看他這幾年國際賽的成績,除了那次大崩盤的瓊斯盃以外,其實儀翔的表現一直在進步,代表他逐漸找到和劉錚、陳盈駿等人配合的打法。在CBA撐過了菜鳥球季之後,他在第二、三季成功的打出穩定的3D表現,即使適應新體系的速度比別人慢,儀翔還是有在穩定的進步,不然北京也不會給他三年的合約肯定。而現在的他,就像是不再專注在得分,而是全力磨練防守和組織的1.5版本周儀翔。最後,如何在身為第二三四持球點的情況下,還能保持侵略性打出表現,是他這幾年乃至未來都要面對的課題。

最近看了周儀翔的訪談,其實我認為現在的他並沒有失去自信,這幾年的旅外經歷反而讓他更成熟的去看待自己的角色定位。我覺得暫時不用期待儀翔能夠在CBA打出當年的身手,球權定位完全不同,而除非回國不然可能也很難有球隊會給他這樣的球權。


圖片來源:周儀翔臉書粉絲團
有時看到許多酸民對周儀翔的評價,老實說對他是不完全公平的。大家常只看到球員表面上的低潮起伏,卻忽略了他當年一個人背負著球迷的期望,隻身到對岸去打球,沒有家人的陪伴連兒子的成長過程都沒有參與到,這樣的壓力和孤單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或許大家都期待他像Kobe那樣天不怕地不怕,但球員也是人,也會感受到挫折和脆弱的時候,不能要求他們永遠保持著堅強。即使儀翔未來沒有像劉錚和盈駿那樣打出優秀的數據,我仍然認為他在CBA的生涯是成功的,他在這幾年間成長成為了一位更成熟的球員、父親和丈夫。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台灣球員自由市場太熱鬧,看到許多期望周儀翔可以回來台灣打球的聲音。做為他的粉絲,當然希望能夠親自進場支持他,但是我更希望他能夠在明年找回狀態持續站穩CBA。

假使未來某一天,周儀翔覺得可以回家了,以他的名氣應該有機會在台灣的球隊拿到更多的球權,那時或許我們有機會看到,在家鄉球迷面前找回進攻自信,並且組織和防守都更進步的,2.0版台灣L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