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奧的電影、正群的觀點、究竟誰是冠軍?(上)

這個月初,我代表 NBA 台灣官網採訪在上海舉行的熱身賽,對戰組合其實早在一月份宣布,當時的湖人有姆斯,籃網有…總之誰也沒想到一個夏天後竟會變成是頂級球隊的表演賽。OK,說頂級有點誇張,湖人有 AD 加入、但表弟受傷;籃網有德魯大叔加入、但 KD 受傷。

不過仔細想想,2019夏天的確是史無前例誇張,譬如說 Kawhi 奪冠就閃人、Zion 是百年一見的練武奇才、David Griffin 和他的三萬個選秀籤,全部攪和在一起,聯盟從過去幾年的頭重腳輕,一下子變成李奧納多的身材。以下為示意圖。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頭一樣帥、肚子充滿希望、下半身急起直追。轉譯成 NBA 語言就是,今年有奪冠實力的強隊和去年差不多,不容小覷的中段班倒是塞滿了人,剩下的年輕/重建球隊也是一步一腳印的跟在後。「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大概就是貼在今年球季門口的一副對聯吧。既然講到他,就讓我用李奧納多演過的電影來為各位做一個分析的動作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 Rolling Stone 雜誌在2015年做得評比,將李奧的電影從最爛到最好看的分組對照今年每一隊的實力。我幫這系列取了個很冗長的名字:「李奧的電影、正群的觀點、究竟誰是冠軍?」



第30名 Critters 3 (夏洛特黃蜂)

這部電影台灣連譯名都沒,因為是那種根本沒上院線直接出 DVD 的低級恐怖片,而且還第三集。據說這部片冗長之外、毫無章法,就算李奧在裡頭已經算會演的,還是逃不過被評為職業生涯最爛。黃蜂也是如此的毫無章法,總管留不住 Kemba Walker 後給球迷的理由是「我們沒想到他會入選全明星隊,所以沒多餘的預算簽他。」嗯哼,那就簽 Scary Terry 囉,反正他場均也有個16分,然後看看 Malik Monk 能不能再補個15分,這樣我們就有一個完整的 Kemba 了呢,就像悟天克斯那樣。

Jordan 買下球隊後黃蜂從未晉級季後賽第二輪,過去三年更是連季後賽都擠不進。雖然請了位好教練,選了位好新秀,就薪資結構來看黃蜂還是目標後年滿滿的自由球員市場。但當你發現今年 Nicolas Batum、Bismack Biyombo 和 Marvin Williams 三人的薪資加起來近六千萬,除了嘆氣好像也只能聳肩。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29名 The Man in The Iron Mask (紐約尼克)

這部片台灣翻「鐵面人」,是李奧在鐵達尼爆紅後接的第一部戲。順著他水漲船高(船翻?)的聲勢,這部戲賣得不錯,但在爛番茄上只獲得33分。這部戲眾星雲集,卻將大仲馬撰寫的小說內容過分簡化,華而不實。這不就是尼克過去二十年的縮影嗎?順著紐約大蘋果的聲勢受到過分關注,球星不斷卻又華而不實。李奧在戲裡一人分飾兩角,尼克老闆也在生活裡分飾兩角:白天當大老闆、晚上當樂團主唱。


跟黃蜂總管一樣,尼克總管也說出類似我們本來就沒有想簽 Kyrie 和 KD 的藉口,這樣的話,幹嘛把 Porzingis 送給我們小牛呢?今年簽下八百個大前鋒後,尼克很明顯的也打算在後年的自由球員市場賭一把,今年的觀戰重點就只剩兩個。

第一,先發控球大戰。Dennis Smith Jr.、Frank Ntilikina 還有 Elfrid Payton 都能扛,尤其 Ntilikina 在世界杯的傑出表現讓尼克球迷充滿希望,DSJ 則是當初高層願意交易 Porzingis 的關鍵,至於 Payton 上季在鵜鶘的表現相當稱職,若非因傷而苦,絕對能扛整季先發。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 沒有 Zion 的 RJ Barrett。在杜克大學的分工合作,暴露 Barrett 外線能力不足,也相對埋沒他絕佳的傳球能力。他看起來是個準球星(去年選的 Kevin Knox 就不是)。




第28名 The Basketball Diaries (鳳凰城太陽)

今年聽到最棒的 NBA 八卦就來自太陽隊,簡單的說,太陽老闆為了激勵(搞笑)總管 Ryan McDonough,就順手牽了幾隻活生生的羊放在總管辦公室,然後羊兒們就把地毯當大草原的恣意解放。李奧在這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裡飾演因為吸毒,從天堂摔到地獄的前高中籃球明星,就像太陽隊因為老闆吸了貓,以省錢為名讓球隊從2000年初穩站西區龍頭的光景,跌到近年換教練次數比打進季後賽還多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