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的射手 Eric Gordon

蹉跎五年光陰後,曾經被大家期待的射手Eric Gordon終於回來了。這麼說當然不是Gordon消失了五年,而是我們終於能看到他健康出賽,展現射手本質。



翻開本季NBA命中最多三分球的球員,排名首位的人不意外,是這幾年屢破三分球紀錄的Stephen Curry。第二名大家可能就比較陌生,是火箭的Eric Gordon。有多少人還記得這位6-4的小鋼砲射手?他靠外線投射,生涯第二年結束就入選美國國家隊。但他可不是只有外線投籃,體能也好到曾經參加灌籃大賽。

Eric Gordon生涯前期健康狀況不是太理想,每季都有進傷兵名單的紀錄。但第三年突破場均二十分大關,讓Eric Gordon成為Chris Paul交易案中的主菜。母隊洛杉磯快艇用Gordon加上一枚第一輪選秀籤,外加Al-Farouq Aminu和Chris Kaman,換來了保羅船長和一枚第二輪選秀權。這個交易不是雙贏,紐奧良時期的Eric Gordon陷入無限傷病迴圈。

請繼續往下閱讀
closePowered by GliaStudio
在紐奧良五年中,Gordon出場數最多只有64場。缺賽場次分別是57場,40場,18場,21場,37場,總共缺賽173場。這段期間內總共出賽221場,出賽跟因傷缺陣的場數幾乎一樣。這幾季下來,能上場時Gordon仍能繳出15.3分,三分球命中率39%的水準。只是打打停停的結果,球隊戰績跟著起伏不定,轉眼間當時簽下的延長合約到期,Eric Gordon成為自由球員轉投效休士頓。

好漢最怕傷病磨。身體上大大小小的傷勢,讓Gordon體能狀況大不如前,再也無法達到當初期待的高度。對現在的Gordon而言,只要能穩定出賽,就是一種祝福。沒想到Gordon在火箭除了健康無礙,受惠於Mike D’Antoni的體系、James Harden的磁石效應,反而打出了近年來最佳表現。

場均17分2.6籃板2.8助攻,每場用43.5%的命中率投進3.6顆三分。場均出賽超過30分鐘,目前全勤出賽。Gordon不但找回昔日身手,甚至大有問鼎年度最佳第六人的態勢。他連續十一場比賽投進三顆以上的三分球,是12-13年球季以來Stephen Curry外的唯一一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紐奧良到休士頓,Gordon除了得面對傷勢困擾外,還須面對角色的轉變。從先發球員變成替補不是那麼簡單,不是每人都是Manu Ginobili可以無縫接軌。特別是Gordon加入聯盟以來,泰半都是以先發球員的姿態上場。過去五年間即使打打停停,也只有三場比賽從板凳出發。他本人曾經表示,先發替補的適應是不小的問題。

來到休士頓後,開季前11場比賽Gordon先發了8場。然而當球隊原本先發Patrick Beverley傷癒歸隊後,Gordon不得不從板凳出發。轉任替補後,Gordon僅花了四場比賽就找到比賽節奏。連續十一場命中超過3個三分球的過程中,三分命中率是驚人的51%。在隊友支持和鼓勵下,Gordon成功的轉換角色。

另外,攻下本季最高27分的那場比賽中,Gordon也是板凳出發。11.12主場面對馬刺的比賽,Gordon單場命中7個三分,幫助球隊力退宿敵馬刺。


在James Harden體系下,Gordon轉型成為純射手。生涯前期除了投射外,Gordon能用壯碩的身材買到一些犯規,在快艇時期每場可以站上罰球線超過五次。當時的他是均衡的球員,三分球站所有的出手36%,也能自己持球進攻。本季在火箭完全不是這樣一回事,上罰球線次數銳減,三分出手比例大增。現在Gordon有超過60%的投射都是三分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進一步觀察Gordon的數據,可以發現他非常仰賴球隊體系。他投籃有超過60%是僅僅運球一次,或是根本根本沒有運球。有超過三分之一投射是進攻時間前十秒出手,徹底貫徹教練早攻意志。他觸球時間變很短,有超過50%的時間球在手上不到兩秒。球在手上兩秒到六秒的比率,也只有35%左右。單看這兩個數字,他雖然沒有Klay Thompson的80%和20%這麼誇張,不過也是相當極端。

不過除了三分球外,Gordon沒什麼太多可以說嘴的事。曾參加灌籃大賽的體能不再,本季只灌過兩次籃;籃框附近的投籃命中率也比生涯平均低上不少。以6-4的身高搭配6-9的翼展,這樣的身材打得分後衛完全站不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