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該看一次「奧本山大亂鬥」紀錄片

有些事真的能記一輩子,像有人把那段回憶切割成片段畫面,疊成一落。就算哪天往天空一甩,失序了,還是能好整以暇的將它串起來,井然有序。

「奧本山大亂鬥」那天早上我剛送媽媽去機場,睡眠不足又還帶些不捨,我下意識地打開體育台發呆,就那樣站電視機前發著呆。突然電視傳出鼓譟的聲音,主播聽起來慌張到我一個字也聽不清楚。然後我就看著 Ron Artest 衝上觀眾席,然後感覺全世界都衝上觀眾席,像一場超現實的夢。

事件主角之一 Jermaine O’Neal 近期製作關於「奧本山大亂鬥」的紀錄片剛在 Netflix 上映,經過十多年再看那天的畫面,我先是一陣雞皮疙瘩,接著心跳加速,好像我是當事人似的再活過一場,以及隨即而來的破碎。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次事件後好多事被打碎,包括球員和球迷如此密不可分卻又模糊的浪漫界線,那天之後全變質了。媒體聲浪一片撻伐被寵壞的球員,說他們賺大把鈔票也不知感恩,甚至用「惡棍」「幫派」這樣的形容詞為肇事球員下定論。

當時的 NBA 總裁 David Stern 為了止血,立即裁罰幾位當事人,輕則禁賽幾場,重則整季報銷。他同時也開始明定球員的服裝儀容,來扭轉外界批評的聯盟形象。

但是球迷呢?球迷沒有責任嗎?

這部紀錄片就是試著找到平衡,藉由當時溜馬隊的 O’Neal、Ron Artest、Stephen Jackson 鏡頭前的自白,佐以鮮為人知的證詞及畫面還原現場,為「奧本山大亂鬥」重新註解。

當脆弱的人性再次矗立在一面倒的風向裡,許多視角也不一樣了。無論事情是一體兩面,或是一把傷及無辜的雙面刃,回朔歷史的路本來就不好走,蓋棺論定前,是否該先求個坦然?

紀錄片末有一段2010年湖人奪冠後 Ron Artest 的場邊採訪,主持人問他首次成為冠軍的心情如何,Artest 卻有些文不對題的說他很對不起溜馬時期的隊友,他感覺非常羞愧。當下還穿著球衣滿頭大汗的 Artest 邊回答,頭也跟著低下來,像漸漸地被自己吐出的話擊垮。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持人趕緊將話題拉回冠軍應有的歡樂,可他腦裡似乎已回到奧本山球場那天,當從觀眾席飛來的杯子砸在他身上,Ron Artest 做了一個本能的決定。

觀後記:

雖然當年亂鬥的片段看不下百遍,這次紀錄片還是給我許多驚喜。

完全忘了 Reggie Miller 那天沒有出賽。
Artest 的心理問題比想像的嚴重太多。
Artest 衝上去打的球迷並不是丟杯子的那位,看那位球迷從幸災樂禍到驚恐的表情轉換,我還是忍不住笑了。
同樣沒出賽的 Scot Pollard 則從頭到尾一副不屑參戰的臉。
沒想到同樣衝上觀眾席的 Fred Jones 被球迷打慘了。
終於知道杯子是誰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