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SBL對台灣籃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性

今年夏天的台灣籃壇可說是發生不少事,首先是16季的SBL冠軍富邦勇士隊宣布轉戰東南亞籃球聯賽(ABL)、再來是原本籌備中的中華職籃(CBL)由於球隊數不足四隊而宣告破局、九太科技重新回歸SBL,接手金門酒廠籃球隊並且宣示要永續經營、最後則是林志傑加盟富邦勇士重返台灣籃壇。其實在富邦勇士轉戰ABL之後,筆者身邊就有很多朋友說台灣籃球的未來在ABL或是SBL不會讓台灣籃球進步等等的話;但是筆者相當不能苟同。



圖片來源 : 富邦勇士籃球隊粉絲專頁

洋將與行銷之差異

再談認不認同這件事情之前,我們要先來看看ABL跟SBL最大的相異之處,也就是在洋將的規範和行銷上。首先是我們先來看ABL的規定,在2018 – 19賽季開打以前,ABL規定每隊最多可以有四名洋將,兩位不限國籍另外兩名則須具備亞洲血統;2018 – 19賽開始則是改成每隊可有三名洋將全部不限國籍,另外也沒有規範一次最多一名獲兩名洋將在場上的限制。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來我們來看SBL,按照最新籃協召開球團會議後的結果,下賽季一樣是採取雙洋將制度但是身高上限從405公分下調到400公分,兩位洋將的月薪總和不得超過兩萬美金。再上場的部分,因為今年的還沒出來,按照去年的規定是四結六人次。再行銷部分,ABL是交由各球團自行處理就像是去年的寶島夢想家所處的主場彰化體育館就讓球迷有很好的看球體驗。SBL則外包給外面的行銷公司並且採取一年一簽的模式,雖然說之前有設計主場週的規劃但是整體來說跟ABL的行銷工作還是略勝SBL一籌。



筆者看法(ABL為何不是台灣籃球的未來?)

介紹完了兩個聯盟兩項主要的制度差異後,就來聊聊筆者我自己的看法吧!我之所以會不同意所謂的台灣籃球的未來在ABL這個觀點是因為從上述的制度面來看,ABL不外乎就是一個洋將聯盟且並沒有像是SBL有設定洋將相關的上場規定。換句話說,如果一套先發陣容有三個洋將,如果總教練在沒有要刻意練本土球員而是只追求球隊勝負或是戰績的情況下,本土球員能夠發揮的時間可說是少之又少因為球權或是進攻幾乎都掌握在洋將手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於ABL聯賽,SBL是採取雙洋將制並且有設定四節六人次的上場規定。雖然相較於原本的單洋將制度來說,雙洋將的確會壓縮到本土球員的上場時間,不過在聯盟有設定相關的上場規範之下,本土球員的機會是比較多的,而且在有一定上場時間的情形下能夠與各種不同類型的洋將在場上切磋對抗自然也會激起本土球員提升自我技術面和體能面的慾望,進而就能拉起我們本土球員的實力,雖然說短期效果不會那麼明顯;但是如果將時間拉到五年甚至十年,整個成效慢慢就會出來了。老實說,SBL球員的實力真的沒有差到哪裡去,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接下來要講的行銷面了。



圖片來源 : SBL超級籃球聯賽粉絲專頁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行銷面吧!ABL在行銷上做的真的很好,筆者在這裡就舉寶島夢想家來作例子。豐富火熱的開場表演、精心的主場佈置讓球迷有歸屬感、豐富的聲光效果、當主場球隊進球時的熱情應援等等,光是以上幾點就已經屌打SBL了。這才是所謂真正的主場!而不是只是掛張紅布條或是球衣顏色分成深色淺色這樣就是主場了。相較於ABL的充分落實,SBL跟籃協仍然只停留在呼口號階段。就算是主場週,我們仍然可以發現願意進場的球迷寥寥無幾。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的主場,就是要讓球隊有一個家,讓球迷有一個歸屬感。當觀眾或是球迷踏入這個場館的時候應該要感覺到 :「這裡就是我支持球隊所在的家!」這樣才能讓球迷願意掏錢買票進場看球。其實有很多資深的寫手或籃球界的相關人士向籃協提出建言,但是下一季SBL的行銷工作仍然是外包給外面的廠商著實令人遺憾。



圖片來源 : 寶島夢想家粉絲專頁

筆者看法(為什麼SBL對於台灣籃球重要?) :

前面說了為什麼我不認為ABL是台灣籃球的未來以及目前SBL的問題,這邊來說說為什麼我認為SBL對於台灣籃球是重要的。原因很簡單,如果台灣籃球全部都依靠ABL,那麼這樣除非是我們的球員都到頂級聯賽去打球了,所以就算我們的聯賽都是洋將也都沒關係。可是問題是我們有嗎?即便有,那又能靠他們撐起整個國家隊嗎?能夠靠他們打破我們現在在國際賽的天花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