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台灣職籃的十字路口前,不如先回首來時路吧!

前言
最近台灣國內籃壇職業化的問題再度躍上檯面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自中華職業籃球聯盟(Chinese Basketball Alliance,簡稱CBA)解散後,如何再度擁有職籃一直是大家的目標,但要如何到達這個目標,也就是職業化要如何「化」?是一個大家持續期待但不知道方向的進程。一個看似職業但事實不是職籃的超級籃球聯賽(Super Basketball League,簡稱SBL)也「維持現況」好幾個球季了,球迷們也養成「不期不待沒有傷害」的心理,使得「職業化」的議題從偶爾還可以拿起來討論的「隔夜飯」放到變成講到就想拿香起來拜的「腳尾飯」。

而今年為什麼突然出現這麼多文章再度討論台灣籃球職業化的問題?啾巴老師認為主要還是今年不斷有連續性的Cambo出現將議題炒熱。先有達欣男籃退出SBL,再來中華職籃大聯盟(Chinese Basketball League,縮寫 CBL)從五月分信誓旦旦「一定會開打」到7月分等不到第四隊宣告破局。緊接富邦勇士改加盟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ASEAN Basketball League,縮寫ABL)跟上寶島夢想家職業球隊的道路上。到底我們要有自己的籃球聯賽或是加入別人的籃球聯賽成為大家爭論的話題,但可以確定的是SBL瞬間變成一個更業餘的聯盟,從7隊變成5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收集資料寫文章時,看到5隊在公開選秀會中,出現兩輪選秀選3個人的尷尬畫面。實在讓人對台灣籃壇的發展更加心寒。)

在這一波討論中,啾巴老師並沒有急著跳上浪頭,畢竟許多人也已經寫了不錯的文章,於是也想說本持著與其跳入「台灣籃球是否需要職業化?」或「台灣籃球職業化到別人的聯盟」的問題中打轉,不如讓啾巴老師本持自身學科的精神,帶大家回到過去看「台灣籃球第一次職業化的來時路」再回頭思考我們現在職業化的問題吧!

台灣籃球職業化的討論
台灣討論到籃球職業化的問題,真的要追究可以追究到非常古老的時代。1959年台灣舉辦了第二屆「四國五強賽」,四國是指台、日、韓、菲,五強是因為台灣派了克難、國光兩隊。菲律賓派出的球隊為「伊戈隊」當時在兩輪的循環賽事中,獲得8場全勝的紀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第二屆四國五強賽菲律賓奪冠頒獎
表:第二屆四國五強賽各隊名次、勝場數等數據資料
賽後幾日,報章關於體育運動的討論文章,在當年仍有報禁的年代是很少見的資料,有篇〈體育職業化之弊〉提到:

近年由於體育比賽競爭激烈,盛行以「集訓」提高水準的辦法。慢慢地大家就覺得一時「集訓」不如長年為之,於是運動就走入專業化的途徑,而業餘與職業的分別也就日益混淆。例如這次來台的伊戈隊在伊戈公司裏支高薪,但是專打籃球,並無其他工作。事實上,也和哈林隊差不多,只是不到處賣票表演罷了。

-1959.11.24《聯合報》

從文中可看出,1959年提到的職業化範疇,大概就只在「有公司支持的球員,在公司專職打籃球並以此為生的球隊」尚未有組成「聯盟」舉辦「聯賽」的概念。

(#台灣對哈林籃球隊並不陌生,知道為什麼嗎?請看:66年前的今天-哈林籃球隊來台 (上) )

然而,清楚提出並呼籲台灣籃壇成立「聯賽」,必須等歷經1970年第六屆亞運後,台灣的籃球隊在第六屆亞運會中獲得了第四名,前三名分別是韓國、日本、以色列,還有菲律賓是第五名。由外行人來看這樣的名次似乎已經不錯,但看在籃壇大前輩朱聲漪眼中卻是有很多待改善的空間,尤其認為在訓練上的不足是主因。於是為了解決「訓練不足」的問題,於是提出仿效NBA的運作模式建立台灣自己的「球季」。

(#至於為什朱聲漪前輩會提出仿效NBA的運作模式,其實也跟當時他與NBA在台灣轉播是有關係的,改天啾巴老師再來寫文章給大家知道!)

所謂「球季」,在我國來說,並非藉此長期休息,相反地,要利用這段時間,作有計劃的勤練,依個人意見,不訪依據美國把半年期限延長為八個月:即由每年十月至次年的五月。同時,參照美國NBA職業籃賽的辦法,在「球季」內不斷舉辦比賽,採「「七戰四勝制」也好、「五戰三勝制」也好,使隊與隊之間常相接處,藉以切磋球技,同時,亦可消除「難得碰頭」而是勝敗太重的偏激心理。再者,多邀強隊來訪或派強隊出征,以收觀摩交流之效,如顧慮經費困難問題,何妨邀請報館、電視台等支持合作,所於六、七、八、九四個月,時當暑期氣候炎熱,正適宜於晨晚間實施基本訓練,若非必要,應盡量避免安排比賽。總之,美國籃運推展之成果,系經悉心研究所得,必有其值得借鏡之處,取人之長,何樂不回,願提供主事籃運當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