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四強僅有6分之遙!中華隊該如何追上列強腳步?

四強資格賽的賽後訪問,中華隊總教練錢薇娟再次重申尋找歸化球員的重要性,明白指出身材劣勢就是中華隊目前的最大罩門。然而,綜觀中華隊征戰亞洲盃的整體表現,需要調整的環節,可能不只如此。
今年的FIBA亞洲盃女籃賽在約旦安曼舉行,包含中華隊在內,參賽隊伍一共有8支。

中華隊小組賽前兩戰遭遇苦戰,接連敗給澳洲和中國,幸好第三戰輕取菲律賓,保有晉級四強的一線生機,可惜在關鍵的四強資格賽,中華隊依然不敵韓國末節的連續外線攻勢,鏖戰至最後關頭以6分之差敗北,之後又在排名賽敗給紐西蘭,連續兩屆以第六名坐收。

四強資格賽的賽後訪問,中華隊總教練錢薇娟再次重申尋找歸化球員的重要性:「我們一直是處在比較矮小的團隊,這對我們非常吃虧,我們現在急需要歸化球員來補足我們內線的不足。」明白指出身材劣勢就是中華隊目前的最大罩門。然而,綜觀中華隊征戰亞洲盃的整體表現,需要調整的環節,可能不只如此。


快攻表現出色 為何中華隊進攻效率仍舊低落?
本屆的中華隊角色分工明確,由陳薇安和劉希曄單打能力不俗的側翼領銜,搭配彭曉彤、朱育勤切入刁鑽的後衛,與鄭伊秀、林文佑、林蝶具有持球能力的長人。


在人人幾乎都能帶球與防守的情況下,中華隊十分擅長積極壓迫帶動攻守轉換,場均可以製造對手發生15.2次失誤,並藉由快攻進帳10.8分,尤其遭遇紐、澳兩大強權,都迫使對手出現高於平均的失誤次數,中華隊確實打出總教練錢薇娟期望的快速反擊球風。



球隊 場均得分 場均回合數 (公式 = 場均投籃出手數 + 0.44 × 場均罰球出手數 – 場均進攻籃板 + 場均失誤) 投籃命中率
三分出手占總出手比率

中國 103.0 77.42 57.4% 26.4%
日本 82.0 73.93 43.4% 46.0%
澳洲 80.8 73.97 41.0% 34.5%
韓國 76.8 71.18 41.8% 38.7%
紐西蘭 72.6 68.37 44.6% 38.7%
中華 68.2 70.89 39.1% 30.9%
印度 58.5 78.10 34.4% 27.2%
菲律賓 58.5 78.90 33.5% 42.59%


不過中華隊整體的進攻效率不算太好,團隊場均得分名列倒數第三。平均得分這項數據會受到個別球隊之間,進攻節奏差異的影響。但檢視上表可發現,進攻節奏與中華隊相去不遠的日、韓、澳、紐,團隊平均得分都比中華隊還高,尤其韓、澳,團隊投籃命中率明明就與中華相近,平均得分卻勝過中華10分左右,可見位居本屆賽會倒數第三的投籃命中率,並非造成中華隊整體進攻效率低落的唯一原因。

中華隊得分效率不彰的主因之一,在於外線出手比例過低。上表顯示出三分球幾乎是亞洲列強的必備武器,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這幾個排名在中華隊之前的國家,外線出手皆占總出手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都有一定水準的把握度,作為對照組,外線出手比率最低的印度是本屆賽會爐主,拿下第七名的菲律賓外線出手雖然積極,但把握度有待加強。

中國則是唯一的特例,由於握有兩位2米長人,因此對她們而言,強攻內線往往才是球隊的首選,不過中國的團隊三分命中率41.8%,幾乎與本屆賽會最佳的韓國(42.0%)並駕齊驅,代表中國並非不重視三分球,而是格外強調出手選擇。

反觀中華隊,儘管缺乏身材優勢,卻未在外圍積極嘗試,而且中華隊大量的外線出手都集中在與菲律賓那一戰,若扣除該戰出手數據,中華隊三分出手占總出手比率僅24.5%,將是本屆賽會敬陪末座的成績。再者,中華隊場均中距離出手15.2次,佔總出手比例五分之一以上,而且命中率只有平庸的35.5%,相較之下,沒有任何球隊在與中華隊交手時,中距離出手達到雙位數。

前NBA火箭隊總管Daryl Morey曾提出籃球版本魔球「Morey Ball」,改變近代籃球的發展,他透過期望值的計算,推崇投資報酬率較佳的禁區與外線出手,揚棄效率較差的中距離跳投,間接導致現今的大多數球隊出手幾乎都集中在禁區與外線,鮮少嘗試中距離。但中華隊反而與現今籃壇主流的數據派背道而馳,不僅是本屆亞洲盃最不愛在外線出手的球隊,還是最偏好中距離投射的球隊,套用期望值的概念,也就不難理解中華隊得分效率不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