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GUE+的第一季數據排名(二、土洋合併-效率/得分、正負值、PER)

EFF/得分
前一篇講到有關EFF的數值,幾乎都是洋將的天下,這也能從比賽直接感受到,接下來分享的數據是用效率值除以得分數,去看這個人每一個得分所創造的EFF,此項數值高,代表有更多的團隊籃球傾向、不擅得分或是得分非首要選擇,這項數據較有價值是放在EFF名列前矛並且得分高的球員上,此數值高,代表除了得分,還能帶來許多團隊效益。

同樣的EFF對於籃板的加分及出手不進的扣分都較重,所以分位置來看是更好的。

P.LEAGUE+ 2020~2021賽季球員每得分所產生的EFF

榜單的第一名是彭俊諺,上場13.8分鐘,全數出勤,上場時間是桃園領航猿排第12,屬於第三陣容,主要的位置是控球後衛,換算EFF48是10.53,他的問題在於命中率低,較不擅於得分。

榜單第二名的曾祥鈞,則是因籃板數較多。

請繼續往下閱讀


榜單第三名的戴維斯(Q),也是因籃板數較多,但其符合得分多的情況,並且在上一篇幾乎都有入榜,可知道其團隊價值很高。

上述三位都能從比賽中看得出其偏團隊屬性,傾向與團隊配合或是內線球員。



正負值
正負值主要是展現球員在場上時的分數差距狀況,球員剛換上場時,球隊落後3分,此球員下場時,球隊領先6分,那麼該球員就是+9,以此類推。

這個數據非常受到場上隊友的影響,你可能會看到一個球員得40分,其正負值為-5,這代表對方隊伍在球員得40分的區間,得了更多分;反之,你也會看到一個球員什麼數據都沒有,正負值+4,也許就是他上場折返跑了幾次,隊伍得了4分,然後他就下場了。

然而,在賽季24場賽事之後,長期的正負值平均,則有其意義在。

更細的分析,可以分析到三人、四人、五人組合的平均正負值,但這樣的資訊仍未在台灣出現,我們先以個人的正負值來做判斷。



P.LEAGUE+ 2020~2021賽季球員在場上的正負值

你可以看到榜單上都是富邦,後續再來做各隊正負值排行,常常贏球的隊伍,正負值必然是高的,在這裡能看到富邦以外的,都算是特別Carry的球員,當然就特別有留下來的必要了!

還有一個觀察點在於,其正負值的平均與其在場時的團隊得失分比較,如

戴維斯,在場的團隊得失分是-0.9,個人是+6.4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志傑,在場的團隊得失分是+6.5,個人是+4.1

辛特力,在場的團隊得失分是+11,個人是+10

林書緯,在場的團隊得失分是+9.7,個人是+7.1

可以看出戴維斯真的是很Carry啊!而富邦,舉例的三個人的正負值沒有高於隊伍的正負值,這也顯示團隊戰力的強大。

PER (Player Efficiency Rating)
這個數值與EFF相比,評估了

一、進球的難易程度(以罰球比例、受助攻比例來推估)

二、聯盟平均每回合的得分數

三、給予助攻較EFF低的權數

四、給予3分球額外的權數

五、給予單打較高的進球權數(以團隊助攻率及第一項的進球難度來評估)

六、給予罰球進較低的權數

七、些微增加了失誤的權數

八、以防守籃板率及聯盟得分效率,減少了投不進的權數

九、罰不進的權數大幅減少

十、大幅減少了防守籃板權數

十一、減少了進攻籃板權數

十二、些微增加了抄截的權數

十三、減少了火鍋的權數(評估了成為防守籃板的情況)

十四、增加了少量的犯規項目的影響

十五、以修正成聯盟節奏情況

十六、可跨年份進行比較

是不是多了很多調整呢?不過PER是無法評估防守價值的。

每一項調整都有一個公式在,計算過程是真的蠻複雜的,最後呈現的結果如圖



P.LEAGUE+ 2020~2021賽季球員的PER值

PER的作者有提到一個大致的評估表,25以上就有MVP候選人的態勢,可以看到幾乎全是洋將,只有戴維斯(Q)是本土,剩下的落在明星邊緣的程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P.LEAGUE+的年度MVP,洋將是賽瑟夫,在榜上第12名的位置,而本土是張宗憲,排名第19,PER為18.76。

NBA 過去四年,都是PER最高的拿到MVP,近十年(2012~2021),都是PER前三名拿到MVP,2011的Rose被稱為史上最弱MVP的聲音,有一部分來也自其PER是近年得到MVP最低的(還有比他低的就是Nash)。

All-time great season 35.0+
Runaway MVP candidate 30.0–35.0
Strong MVP candidate 27.5–30.0
Weak MVP candidate 25.0–27.5
Definite All-Star 22.5–25.0
Borderline All-Star 20.0–22.5
Second offensive option 18.0–20.0
Third offensive option 16.5–18.0
Slightly above-average player 15.0–16.5
Rotation player 13.0–15.0
Non-rotation player 11.0–13.0
Fringe roster player 9.0–11.0
Player who won’t stick in the league 0–9.0


小結

PER其實是蠻不錯的評估數據,在進攻面應有80分以上的表現,防守面大概只有30分,因為其評估的阻攻、抄截、防守籃板項目,都算是防守的結果,阻攻再形成對方進攻,又或是沒有巴到球,卻影響其出手的防守、沒有抄到球卻拖延了對方的進攻時間、沒有搶到板卻協助隊友搶到,這些都很難評估,以過去NBA防守高手Bruce Bowen為例,他的PER就一直都是個位數。

防守數據的項目,就連NBA都在實驗中,有機會,筆者再用實際的行動分享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