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 vs T1 : 台灣職籃你選哪一邊 (5)

“是時候分杯羹了”,大概是最近兩聯盟互別苗頭的進程當中,最生猛傳播速度也最快速的hashtag,就像我們在本文系列(1)提到的,市場機制本來就是小七對全家,有利潤產生的地方就會有後繼者投入競爭,因此真要說分杯羹,Nike, Sony, 三星或市面上各種AirPods的仿生兄弟,誰又不是呢?



Plus vs T1 : 台灣職籃你選哪一邊 (3)

經營事業也像經營球隊,找對人,做對事,產生1+1>2的化學效益



怎麼樣是對台灣籃球有正面的貢獻,為籃球做事?就是找到有心經營賺錢的球隊老闆們,設計可長可久且可以因地制宜的聯賽制度,球迷喜歡、場館舒適、賽事資訊佔滿各種網路頻寬與手機頁面,製播單位願意出高價製播高品質的賽事節目,球員和球團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賽事表現,收入無虞,且還能創造更多的職業球星或知名教頭、明星經理人或人氣主播;大量的職籃就業人口,成為學生球賽發展的火車頭,又成為退休球員轉業的好歸宿,而當整個產業和教育體系的連結穩固了、壯大了,國際賽事的表現提升與否,就將是必然的結果,而不是非要湊齊四散在台灣各地的七顆龍珠,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叫出一條不世出的黃金世代神龍。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抓準機會跳進來分杯羹,有什麼不對? 第一年才僅僅四隊對戰組合又飽受武漢肺炎衝擊,就能有兩支球隊損益兩平創造獲利,不就證明這個商業模式有利可圖,錢景可期,大家一起來又有什麼不對呢?




能夠容納6,958人的台北和平籃球館,即將不僅是富邦勇士的主場、也將是T1台北市賽事的場館,堪稱台灣版的Staples Center,商機強強滾 (圖片來源 : 運動視界官網)



問題主要還是在於不論是Plus或T1,都非常需要持續提升比賽組合的多樣性,渴求擴增球隊的加入,才能撐過創立初期球隊組合有限的困境,同樣因為ABL跨國賽事帶動,而於2016年成立於越南的VBA(不是Excel的那個函數)來說,目前也已經有7支球隊,泰國的TBL和印尼的IBL各有10支球隊,老牌的菲律賓PBA至今則擁有12支球隊,而規模更大的中國CBA或日本B聯盟就更不用說了,球隊夠多,才能帶給球迷更豐富的對戰組合,合理安排更多的賽事場次,帶來更多的就業人口需求,以及更強力的屬地主義認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聯賽Logo比一比 : 要嘛是設計師想得很類似,不然就業主要的都一樣(?)




別的職業聯賽不說,SBL也至少湊得出5隊,如果把裕隆算做苗栗,也算涵蓋全台灣啊。



畢竟過去企業主投入籃球球經營,多半是公益或出自於個人意願,因此很難保證長長久久,所以P+的平地一聲雷,讓球迷看得到 “台灣人也可以經營我們自己的職籃”,”小市場也養得起職業球隊” ,也自然會聯想到 “可以把餅做大”,的發展願景,球迷想要的不僅是 “分一杯羹” ,而是更多更豐富的對戰組合,讓這一次的職籃不僅僅是20年前的曇花一現,而是可長可久的永續經營。




把餅做大 : 賽前雙方球員交換禮物,只見地主台中球隊雙手奉上____。



然而畢竟打球是要講化學效應的,做生意也是,T1浮上檯面的四支球隊沒有選擇在P+的架構底下投入職籃,當然會有很多考量跟因素,但總歸是時機不對或理念不同,既然這時候兩派人馬沒有意願走到一起,那麼勉強了反而不一定會有好的綜效,公司的董事會股東組成是這一個道理,超級巨星抱團組隊也是這一個道理。況且生意也往往是競爭者有來有往,有危機意識有精銳盡出,我們消費者才可以享受到市場機制的益處,品牌或產品才不至於 “店大欺客” 或 “擠牙膏” 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是仍然會有”桃園璞園” 以及 “桃園領航猿” 兩支球隊兵分二路,還是合而為一呢?該不會還有一人三化吧? (圖片提供: 運動視界)



換一個角度來說,SBL也曾經證明過當時的商業模式是有發展的、有前景的,但也許是後繼乏力,也或者是主事者沒有在最佳的時間點加碼再All-in,在主力球星紛紛轉戰中國CBA, 且ABL球賽登陸彰化時,夢想家的人氣熱潮已經看得出SBL停滯不前絕非市場需求問題,但還不至於動搖SBL經營的根本 — 因為ABL模式還沒有帶來獲利,但當P+開打熱身賽,第一個球季就有球隊獲利之後,這個市場就再也不是那個只有SBL的市場了,P+用更符合這一代市場需求的經營方式,賺了SBL沒有賺的錢,革了SBL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