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LEAGUE+》交易首輪選秀權,夢想家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在昨日P. LEAGUE+的新聞中,夢想家將今年首輪第五順位的選秀權賣給了高雄鋼鐵人,換取50萬元的現金,這筆交易代表著各種交易案在職業聯盟中都是可以發生的,P. LEAGUE+也越來越有職業籃球該有的樣子,但是也有很多人都開始議論紛紛,到底夢想家這個操作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是他們對自己的補強很有信心?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在猜測這個交易案的動機前,我們先來看看夢想家的陣容,到目前為止有許多球員離隊,包含兩位替補長人譚傑龍與王柏智,還有洋將Anthony Tucker也轉投鋼鐵人,就連另外一位洋將Jerran Young和球隊的看板人物楊敬敏也都很有可能不會歸隊,上季的主力陣容已經走了大半,但夢想家到目前自由市場並沒有太多的動作,僅有簽下新任洋將KJ McDaniels與簡浩,或許是有球員已經簽約但是尚未公布,但至少到目前為止,夢想家GM的操作實在不太令人放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起進攻,防守端的幫助可能更大?談K.J. McDaniels加盟夢想家帶來的影響

現階段夢想家較大的陣容空缺在於內線,目前除了德威外,還沒有補進任何的長人,或許可以合理猜測夢想家想要延續首年Julius教練所帶來的Motion進攻體系,所以可能會持續補進鋒線型的洋將,大洋將或許不會是首要的補強目標,但至少得幫德威找個幫手,上季不管是譚傑龍或王柏智,都沒有完全融入球隊的進攻體系,也沒有獲得教練的重用,所以接下來找個可以融入體系的替補長人,幫德威分擔禁區重擔是有其必要的。



接著是後場的部分,若楊敬敏真的離隊,那麼隊上可以組織控球的人選只剩下林俊吉,雖然還有楊盛硯與陳振傑,但前者在進攻端的輸出不穩定,上季末也幾乎掉出輪值,在新球季能否獲得上場時間還在未定之天,後者雖然有相當不錯的投籃能力,不管是三分球的Catch&Shoot與帶一步的中距離把握度都頗高,但在首季的比賽中,感覺他傳導分球的意識還不太足夠,也沒有擔負過組織控球的任務,整體的打法則比較偏得分後衛,能否在職業比賽中勝任控球的角色還有疑慮。加上阿吉在半場進攻的身高劣勢容易被放大,所以找個有經驗的Playmaker也是有其被必要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回到問題本身,交易選秀權的原因為何,是不是真的對補強很有信心,這個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出來,而且球隊要補強的部分還很多,因此筆者認為交易選秀權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是夢想家在今年的選秀會上並沒有想要選入的人選。且夢想家有一套特別的體系,也就是上面曾提到過的Motion進攻體系,主打的是動態的進攻,球員在場上透過不斷的空手走位與跑動來創造出空檔,以切傳的方式尋找出手的機會,也因此球員都必須要有外線投射的能力。

這個體系對於剛脫離學生聯賽的年輕球員而言,要融入具有一定的難度,就連對於體系較為契合的阿吉還有振傑而言,他們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上場,必須要透過球隊練球不斷的熟悉球隊的打法,才能獲得實戰的機會,由此可知如果夢想家選了一位不符合體系的球員,根本就不會獲得教練的重用。

《P. LEAGUE+》真的只有七人輪替嗎?淺談Julius教練的調度問題

此外,在夢想家戰術體系的運作較為複雜的情況下,教練需要比較有經驗的老將或中生代在場上帶領球隊,但是夢想家的陣容中卻是以年輕的球員偏多,進而導致了教練一直狠操主力但年輕球員卻苦無機會的問題,這除了教練自身的用人偏執外,其實就是本土陣容較為缺乏中生代的球員,除了德威外清一色都以年輕球員居多,所以比起透過選秀選進年輕球員慢慢養成,夢想家GM可能比較著重於直接在自由市場上找尋有經驗的選手,以平衡夢想家整體而言較為年輕的陣容。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既然GM選擇不透過選秀的方式補強,那就必須在自由市場上有所作為,透過簽約的方式去補齊陣容較為不足的地方,才能使球隊的實力更加進步,再度向總冠軍發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