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首年驗收】Coby White:名叫「柯比」的都不好惹!

公牛隊開季前情勢頗為樂觀,擁有一套才華洋溢的年輕攻擊陣容,甚至有望打入季後賽。Coby White不像Lauri Markkanen和Zach LaVine一樣身負重任,但選秀會上,他仍是一名令人期待的得分及進攻機會創造者。

本季公牛隊的攻擊火力不彰,而White的表現也隨著球隊高低起伏的戰績大起大落,時而漏氣,輸出不穩定,時而像個未來之星,恨不得能在場上多打幾分鐘。不巧的是,賽季在White手感正好時喊卡──全明星週後的10場比賽中,他每場平均攻進24.7分,外加4.3次助攻及3.8次籃板,在整體命中率、三分及罰球命中率上,也有傑出的表現。

White菜鳥賽季全方位的表現、火燙的手感和時而的低潮,與賽季前的評估相比,究竟是如何?未來的他又將往何處發展呢?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對White的期望
選秀前眾所矚目的焦點,總是集中在Ja Morant及Darius Garland身上,而被冷落的White,的確也是在兩人之後才被選入NBA。然而,選秀前的報告卻對White作為一名得分後衛的定點跳投、機會創造能力及防守潛能(由於他的體型及體力活動水平),有正面的評價。在去年十一月的一段影片分析中,專欄作家Trevor Magnotti比較了White及Garland的投籃,並指出White有潛力成為一名射手,但他在球場上的決策能力,也將是決定他未來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White切入後定點投籃的表現穩定,也很少在擁擠的禁區中做出無效攻擊。但眼下White最大的問題是他的傳球視野。他的速度飛快,但當他全力攻擊籃框時,總是難以分辨何時該將球導回,並重啟下一波攻勢。也許隨著經驗的累積,這個問題會迎刃而解,但就像過去兩年中的Dennis Smith和Collin Sexton,在White NBA生涯的早期,這個問題將一直如芒刺在背,困擾著他。

決策能力上的顧慮帶出了White最根本的問題:身為一名進攻機會製造者,他的定位究竟在哪裡?他又將如何拿捏得分及機會製造間的平衡?Magnotti在選秀前最後一次評估報告中指出這一點,並對White的未來予以樂觀的評價。

White高中時本來就不主打得分後衛,也因此被稱為一名雙能衛。但在北卡羅萊納大學擔任純得分後衛後,他對傳球愈加得心應手,也讓人不得不承認,他在主導進攻方面的潛能,可能比我們預期的都來得高。

對White而言,如何為自己及隊友創造進攻機會、如何在得分與機會製造間取得平衡、以及如何奠定自己在公牛隊中的角色,將會是本季最主要的變數。



菜鳥年繳出的表現是?
由於本季White在球場上的角色多變,他的表現實在令人難以衡量。

以月份為單位,去年十二月,他每場比賽的平均上場時間幾乎是墊底。但在這之後,他的上場時間日益增加:二月時,他的平均上場時間首次打破30分鐘,並在三月的五場比賽中,達到賽季新高的35.6分鐘。只可惜,他的首場先發,就是公牛隊在NBA停賽前的最後一場比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公牛隊的陣容中還有其他得分後衛,以及LaVine──一個能夠自己創造進攻機會的控球型側翼。這都表示,White無法總是朝著理想中擅長的角色發展。然而,White在季末崛起的表現,足以預示他未來的表現。

White在全明星週後的三分球命中率有40.7%,小勝他全明星週前55場比賽的33.8%。但是切入方面,才是White本季真正的亮點。


圖表來源:Fansided


作為一名攻擊機會製造者,在本季最後10場比賽中,White較能發揮其效力;而這是他成功鞏固場上得分後衛角色的結果。全明星週前,White有一半的上場時間與Zach LaVine同台,有40%的時間,他則和LaVine及另一名控球手,如Tomas Satoransky、Kris Dunn及Ryan Arcidiacono同時在場。全明星週後,White不但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與LaVine並肩作戰,在攻擊方面,也獲得較多掌控權,有較多時間在後場,與Satoransky連線得分。全明星週前,White所有的前場觸球中,只有28%能夠成功切入,全明星週後,則是36%。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表來源:Fansided
由上圖可知,無論距離遠近,White運球後投籃較佳的命中率,帶動了他整體命中率的提升。再加上前個圖表中全明星週後的切入數據,White儼然就是個前途不可限量的高效能進攻機會製造者,能夠身負重擔,挑起球隊進攻的大樑。當然,我們的依據,只不過是10場比賽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