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析本土一哥爭冠 — 什麼是台啤的「三角形解藥」?

Coach 邱表示:該執著的,要繼續執著;不該執著的就要改變。

回頭看我們在 G1 賽後分析的最後結論,提到破解裕隆的區域防守時,台啤一直想用中鋒在罰球圈來接球攻擊,但收不到好效果。

結果台啤 G2 還是搞同一招,同樣把球交給內線球員在高位處理,雖然這樣確實打出了黃泓瀚和陳兆豪,但距離贏下比賽還是差一哩路。

一直到今天 G3 下半場,沒有退路的台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不是區域的區域
首先第一件事,當布拉在場上時,裕隆守的並不是 2-3 區域,實際上是「一內四外」的「區域帶盯人」。

比如說這球,可以注意看周柏臣和呂繼而,當第一次黃聰翰和周伯勳持球在做 Handoff 的時候,他們各自留在自己的區域 Switch 換掉。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球轉換到另一邊,周伯勳後擋黃聰翰的時候,周柏臣和呂繼而反而是離開自己的區域盯人追防,這邊就可以看到跟 2-3 區域完全不同的地方。



我們在 G1 賽後所分析的 case,最好的例子就在影片中,台啤一直在跑自己的破 2-3 區域戰術,想要把球往高位的中鋒那邊送。

如果裕隆守的是 2-3 區域,那麼周伯勳後擋黃聰翰這個模門特,呂繼而會留在他罰球線附近的防守區域,周伯勳再下滑,就會形成底角、低位二個打一個周柏臣的機會,給負責策應的賽瑟夫來選擇。

可惜事情並沒有像台啤預期的那樣發生,這個一內四外區域,有帶盯人,如果沒有判斷到這個關鍵,按照破 2-3 區域的路線一直導來導去、跑來跑去,那就非常有可能拖到 24 秒時間壓力之下,才找得到一個失去平衡的出手機會。



另一個案例,台啤設計的戰術路線,原本給予空切換邊的王皓吉,加上順勢沉底的黃鎮,兩名射手打一個周柏臣的機會。

但是你看看簡浩,他並沒有像 2-3 區域一樣留在左側,他一邊判斷台啤的跑位,一邊同時跟著王皓吉移位,一路移到了右邊來。

當周柏臣被王皓吉吸引,沉底的黃鎮是誰在守? 從左側逛到右側的道格拉斯 aka 玉面射手簡浩!!!

這個「不是區域的區域」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台啤整個總冠軍系列戰都 卡 卡 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到底什麼是 Coach 邱說的解藥?? 三角形??
別急,我們先來看看台啤在 G3 的下半場做了什麼修正?

對雙洋將的防守改變
針對裕隆的「一內四外」「區域帶盯人」攻擊
1. 對雙洋將的防守改變
對基恩不要在後場壓迫 (否則太早被過只是給他更長的加速跑道),退守到三分線外一步,擋拆直接換掉,如果一對一切入,在基恩進入禁區之前中鋒就要協防包夾。

賭基恩的突破傳球能力和意願。

對布拉包夾時機提早,不要等他下球進入禁區,一接球就包,逼他外傳再四人輪轉。

賭布拉的隊友出手猶豫。

這兩件事情都給台啤在下半場賭對了,只要防守成功,快速接續飄揚的、火速的、硬朗的轉換快攻,分數很快就超車甚至拉開。

2. 針對裕隆的「一內四外」「區域帶盯人」攻擊
來了,台啤的解藥 —— 三角形。

蔣淯安持球,賽瑟夫擋拆,巴克利在弱邊側翼,這就是 Coach 邱跳針的台啤連線方程式。



前面我們的影片可以看到,賽瑟夫如果上高位策應,其他人照著破 2-3 區域的戰術移位,布拉都可以在禁區找到一個人防守。

但是 G3 這個三角形站位呢?

當賽瑟夫出到三分線外,打擋拆,布拉不會出來,那麼實際上裕隆就是四個外圍在守五個台啤的球員。一旦擋拆完 Switch 換掉,必定會漏掉一個人。

I like it,喜歡,跟我們在 G1 賽後分析的最後一段,是一模模一樣樣的道理。

至於裕隆可以再怎麼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