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antas Sabonis vs. Arvydas Sabonis 迥異的世代,不變的經典傳承

Arvydas Sabonis,來自前蘇聯的7呎3吋巨人可謂是NBA史上最可惜的球員之一。因冷戰的政治因素與僅22歲之齡便受左腳阿基里斯腱斷裂傷之影響,這位曾促使美國夢幻隊誕生的超級中鋒僅在NBA留下了7季共470場比賽,平均12分、7.3籃板、2.1助攻及1.1阻攻的成績。

Domantas Sabonis,今年生涯首度入選全明星賽的年輕球員,則有著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際遇。出生的1996年恰好是Arvydas在NBA的新秀賽季,幼年時期在美國成長的他受籃球環境的耳濡目染,回立陶宛後僅16歲便開始了職業生涯。2016年在美國讀了兩年大學後進入了NBA,如今僅24歲的他正開始大放異彩。

即便Arvydas進NBA時屆齡31歲,仍在新人賽季的季後賽繳出場均23.6分與10.2籃板的成績,且整個NBA生涯都幫助球隊打進季後賽,最終也靠著在世界籃壇的成績進入名人堂。兒子Domantas儘管今年已靠著入選明星賽的榮譽稍稍證明了自己,但是否他仍會活在父親傳說的陰影下?或是能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呢?

請繼續往下閱讀




Offense
Arvydas在進入NBA前的比賽內容僅有部分片段可尋,但已足夠看出當年上至NBA下至NCAA皆極力爭取這位巨人的原因──柔順的投籃手感、出色的傳球技巧與全能的得分手段有如渾然天成。在1986年遭逢了阿基里斯腱斷裂的傷勢以後,拓荒者依然在首輪24順位便選中他,並全額支付他的手術與後續復健費用,讓因政治因素無緣打NCAA的他在1988年奧運前成功於美國進行復健。相中Arvydas的進攻影響力無疑是拓荒者給予其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主因。

儘管遲至1995年才開始在NBA打第一個賽季且必須從擔任Chris Dudley的替補出發,但Arvydas在進攻端的影響力不僅讓他在季末成功掙得了先發的位置,更是拓荒者直至千禧年初皆是季後賽固定班底的重要基石。

Arvydas的高低位持球功夫皆相當了得。低位時,他能利用自己280磅的厚實身材進行單打,搭配左右手皆精通的小鉤射或是優秀的腳步轉進籃下放球;高位時,靠著巨大的身形和運球功夫讓他面框切入直衝籃下毫無難度。儘管因體能退化使他在籃框附近的終結能力下滑,致使往往自己清出了空檔卻無法順利將球擺進,但面對Arvydas時對手往往得祭出包夾,也讓他替隊友製造許多空檔。

請繼續往下閱讀

Arvydas傳球的功夫同樣了得。低位時,他能在進入籃下面對包夾時將球回傳給外圍或是弧頂空切的隊友,甚至吊大角給弱邊射手也毫不費力;高位時,他能精準地找到外圍空切及底線開後門的隊友,配合射手執行handoff為射手掩護也相當有一套。在90年代球隊pace(每48分鐘的回合數)動輒僅90左右,與現代(2019-20賽季平均為100.2)相比,Arvydas在生涯場均僅24.2分鐘內便能送出2.1次助攻相當可觀──比當年的四大中鋒還要優秀的成績。


Arvydas的球風相當全面

Domantas繼承了父親的全能球風,於20年後的現在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打法。甫滿24歲的他仍有像父親傷前一般的優異體能,搭配上NBA數一數二的紮實掩護功夫,使得擋拆後接球取分成為他主要的進攻手段。儘管6呎11吋的他身材不若父親魁梧,但配合體能及天生的空間感讓成為擋拆長人的佼佼者。


除了擋拆以外,高低位的持球發動自然也是Domantas的拿手絕活。除了和父親同樣的得分手法外,溜馬陣中最優秀的射手Doug McDermott在進階數據統計上擁有聯盟頂尖的handoff及off screen頻率及得分效率很大一部分同樣歸功於Sabonis的持球。優秀的分球能力搭配掩護使整支隊伍在擁有內線優勢的情形下在外線發揮毫不遜色。


要理解Domantas的傳球能力,欣賞射手McDermott的highlight是最快的方式

Domantas這季繳出了18.5分、12.4籃板與5助攻的成績,同時單季已4度達成大三元紀錄,對於年僅24歲且生涯至今皆健康出賽的他,超越父親的累積數據易如反掌,唯一待證明的只有是否能在季後賽繳出更優秀的表現,不僅是滿足球迷對全盛時期Arvydas的幻想,同樣也是替”Domantas Sabonis”這個名字打響名號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