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 Rice vs PJ Washington 不同時代的相似背影,率領黃蜂的投射前鋒

隨著夏天腳步的逼近,室外籃球場的人數不因疫情影響而減少,大家一樣流著滿身大汗,追著一顆橘色皮球滿場飛奔,只是仔細一看,似乎有點不太對勁,怎麼每個人在三分線外拿到球就出手了,到這我才意識到,原來時代已經改變了。回想當年高中打球時,在場的每位同學無不想秀一手華麗運球晃到防守者,再來個姿勢滿分的瀟灑上籃收尾,如果選擇蹲底角投投三分還會被揶揄一番,短短的幾年過去,現在你不投外線就好像跟不上流行,順應當代潮流,籃球比賽的內容和過往有著截然不同的一面。



曾經,籃球場上有五個位置,每個位置都有不同的任務,控球後衛負責組織、得分後衛負責投籃、小前鋒負責切入、大前鋒負責爭搶籃板、中鋒負責禁區攻防,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現在,各位置的區分早已模糊化,理想的情況變成場上五人什麼都會,最好還要有穩定的三分能力,在這講求全能的籃球生態下,過去非主流的突變種便趁勢崛起。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是突變種呢?舉個簡單的例子,身高不足6呎8的矮前鋒用壯碩的身體在禁區對抗、進攻時大部分時間都埋伏在三分線外,嗯?這不就是PJ Washington常做得事情嗎?沒錯,Washington正是受惠於當今潮流而嶄露頭角的一員。以往像他這種身高不高、速度又不快的前鋒,說好聽點是前場搖擺人,難聽點就是不三不四,如果時間再早個十年,可能Washington的順位會一路下滑,而不是堂堂首輪第十二順位了。



好在Washington也算爭氣,趁著夏天的空檔,把投籃這項目練得出神,不單只是提升中距離的穩定度,更順勢將三分收入自身的武器庫中,新人年就有著37.4%的水準,以一名初入職業賽場的球員來說非常難得,瞧瞧有多少學長還在為投籃掙扎,Washington至少有了在聯盟生存的本錢。



看著Washington愈投愈有心得,再加上他那厚實的肩膀以及一雙長臂,那身影和曾經的黃蜂一代名將仿佛重疊似的。同樣6呎7吋、同樣有著柔順的投籃手腕,還有那和同位置相比大上半號的體型,Washington某方面來看像極了Glen Rice,一位黃蜂隊史中最神準的射手。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Bring Back the Buzz Blog
綽號「G Money」的Glen Rice並不是黃蜂自家選來的球員,但在黃蜂的短短三年裡卻是他15年職業生涯中最巔峰且燦爛的時光。先來簡單介紹一下Rice的籃球經歷,正如同綽號的字面意思,Rice從密西根大學時期就已經是名滿全美的超級得分手,大學四年總共攻下2442分且每一年的投籃命中率都超過五成五,更驚人的還在後面,自從大二開始,Rice開始增加自己的三分出手數,從原先一場不足1次到大學最後一年一場出手至少5次,可別以為Rice是用大量出手數來換取分數,這三年下來Rice的場均三分命中率分別為0.250、0.429、0.516,你沒看錯,Rice在大四那年不僅出手數暴增,其命中率還來到五成以上,如此誇張的投籃數據也反映在賽場上,沒人能擋住這位手感好到不科學的怪物,正確來說,是找不到人去防守他,矮小的後衛扛不住Rice的體格也干擾不到出手點、高大的鋒線則跟不上Rice的腳步,該年Rice在NCAA決賽以31分、11籃板的瘋狂表現率領密西根大學拿下桂冠。



靠著大學四年的豐功偉業,Rice成了缺少得分點球隊的重點目標。1989年的選秀大會上,Rice在第四順位被邁阿密熱火所相中,這時的熱火還只是個成立不久的新球隊,Rice的到來為這支年輕球隊帶來實質上的競爭力,原先擅長的投射技巧不因更高強度的對抗而生鏽,相反的,在邁阿密的6個賽季裡,Rice一直維持著不錯的投籃三圍,他的投籃簡單不花俏,不常使用後仰跳投也不會換手運球的旱地拔蔥,但優異的投籃手感和臂展優勢,讓防守者只能眼睜睜看著Rice把球投進籃框卻束手無策。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Rice屢屢繳出明星級數據並且帶領熱火闖進季後賽,在競爭激烈的東區賽場中,這樣的成績還不夠資格入選明星賽,來看看當時的東區明星有誰:公牛有紅色光頭、魔術有球風飄逸的天才,強弩之末的活賽也有著彬彬有禮、來自杜克的全能前鋒,球風本就不算華麗的Rice成遺珠之憾尚能理解,同樣的原因,Rice能幫助熱火拿到門票,但在拳拳到肉的季後賽場,Rice卻沒辦法帶隊晉級,於是熱火便和同病相憐的黃蜂達成協議,將Rice送往夏洛特換來一代名將Alonzo Mou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