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gue+ Draft 新秀分析___前場篇

台灣籃球在今年P League+的成立後,形成前所未有的旋風,護得了外界大量的關注,可說是創造了台灣籃球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點燃了許多年輕球員未來的職籃夢,在今年賽季結束後,聯盟也宣布了選秀相關細節,正式說明了2021-2022年為P League+選秀的第一年,今年具有潛力的前場球員都各有特色,從名單中整理7位預計在前兩輪會被挑選上的球員,這次透過大量的影片分析球員的比賽內容後,整理出攻守兩端與總評的結論,並提出未來發展方向的模板球員,讓大家更能瞭解球員的特性與球風,以下開始進行說明:


鄭德維

ㄧ. 基本資料
世新大學碩士二年級(已於去年畢業)

193cm / 98kg / Forward


二. 上場時間
104 學年度出賽 15 場中先發 13 場,平均上場時間 27.3 分鐘

請繼續往下閱讀


105 學年度出賽 16 場中先發 14 場,平均上場時間 25.8 分鐘

106 學年度出賽 11 場中先發 3 場,平均上場時間 19.5 分鐘

108 學年度出賽 22 場中先發 22 場,平均上場時間 24.9 分鐘

三. 歷年數據

四. 進攻
在大學時期主打四號,擁有拉開禁區的投射能力、面框的單打技巧,透過臂展的優勢與左右跨步、墊步的上籃提升其得分效率,外圍投籃的能力以及拋投作為攻擊武器,靈敏的站位判斷常常能擁有好的禁區空間出手。

五. 防守
擁有預判籃板球的落點嗅覺,不怕身體的碰撞對抗,爭搶籃板的時候習慣用身體素質拼搶而取代紮實的卡位,能在單防時藉著身體條件給予同為禁區球員的對方壓力且不易造成非必要的犯規,然而橫向移動普通,守到後衛較易被速度甩開,在擋拆掩護上的質量需與技巧需更琢磨。

六. 模板球員
蘇奕晉(往純4號發展,外線強化版)、黃泓瀚(往3、4號發展、移動能力強化版)

七. 總評
之前大二到大四效力於北市大,碩二加入世新一年,去年打完已從世新離隊,整體技能型態攻優於守,打法與身高在職業隊的定位略顯尷尬,作為三號培養缺少外線穩定輸出與速度,作為空間策應四號的方向發展,身高的硬傷需要更多的拼勁與好的判斷去彌補,整體來說,有不差的投籃條件但中長距離及罰球的手感要再更加穩定,職業隊的強度提升,時間差的放籃終結能力是下一步內線的強化方向,策應上的能力在大學球隊中占重要的一環,雖沒有速度上的優勢,但可透過對於球與空間的解讀去增加自己在場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