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小胡,走一條自己嚮往的籃球路

四年前,本名胡鈞期的「小胡」以《一個體保生的心聲–我們不是不讀書,是不喜歡在這個環境讀書》為題投書獨立評論專欄,身為籃球體保生的他,將自己在學習路程上注意到的教育體制問題撰寫成文章,獲得四萬多人點閱,引起許多討論與反思。



不甚完美,但是無悔的球員生涯
回首自己的球員生涯,小胡透露自己在國小五年級加入籃球隊,當時便已經嶄露出不錯的運動天分,球隊曾榮獲台北市甲組聯賽亞軍,鼓舞了小胡持續追逐自己的籃球夢。國中跟隨自己的堂哥,也是籃球國手胡瓏貿的腳步到了信義國中,可惜當時受限於身材條件,未能獲得教練青睞,也無緣入選最終代表隊名單,僅僅是參加球隊練習。「當時內心很挫折,很擔心籃球路會因此中斷。」為了夢想,小胡離開了信義國中,原本期望轉學後可以繼續打球,無奈後來面臨傷勢以及其他問題,讓他不得不暫停了球員生涯。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中畢業後,小胡仍然無法忘懷自己的夢想,看著堂哥胡瓏貿在松山高中意氣風發,他也想再為自己爭取一次機會。先是加入高苑工商,後來因為個人適應問題,選擇回到台北打球,加入基隆商工。「高一、高二上場時間比較少,我也明白自己的條件並不突出,所以格外努力訓練,希望自己能夠稱職的扮演好替補球員的角色」。升上高三後,小胡成了球隊主力,卻在一場比賽中面臨對手積極追防,最終落地時腳部骨折,嚴重的傷勢讓他必須立刻住院開刀。



「在重要時刻受傷,心裡真的是無比煎熬。後來一場攸關晉級的比賽讓我永生難忘,少了我使得球隊當時只剩下一名控球後衛,而他那場比賽首節與對手碰撞導致流血,當下已經立即止血;然而對方教練卻在比賽末節提出抗議,要求裁判指示球員下場把球衣上的血跡處理乾淨,原本還微幅領先的我們,因為主力後衛不在場上導致球隊接連發生幾次失誤,最後輸掉了比賽,成了勝負的轉捩點。」

結束了難忘的高中生涯後,小胡加入了康寧大學籃球隊,後來經過種種考量,決定轉學至世新大學就讀。剛入學時,世新男籃可用之兵非常多,學長們實力堅強,因此小胡並沒有太多發揮空間,他也清楚以自己的實力和條件,很可能無法繼續往職籃的層級挑戰。與教練討論後,他選擇專心課業,並且在教練的鼓勵之下,積極的尋找與培養第二專長與興趣。

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束,是另一個開始
雖然球員生涯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小胡深知,自己的籃球旅程還沒有結束。「當時沉澱了一段時間,我不斷的問自己,不打球後我能做什麼?後來我發現,球評、教練、裁判都是我想嘗試的領域。」

小胡並不是誇下海口,也不是隨便說說,大二的他從系隊教練開始做起,同時擔任系上男籃、女籃的教練,讓他拉近了與同學的距離。大三在球隊何正峰教練的推薦之下,參與了世新大學「主播龍」的團隊。從校內賽事開始轉播,不斷擴張版圖,最後甚至轉播到全國高中籃球聯賽HBL乙組的冠軍賽,以及全國大專籃球聯賽UBA的賽事。

「坐上轉播台成為球評,其實當下心情非常雀躍。自己是球員出身,來到世新大學就讀口語傳播學系讓我學會更圓融的待人處事,當然在口語表達能力上也有顯著提升,面對各種場面比較不會緊張。能夠在球場邊看著比賽,並且為觀眾講解比賽,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



大四那一年,何教練邀請小胡擔任世新大學一般組籃球隊(甲三)的教練。有別於系隊大多是開心運動性質,成為一支正式球隊的教練,扛起責任與壓力時,小胡才意識到,原來在國內要成為一名基層教練是如此辛苦。「台灣的基層籃球教練團分工並沒有像職業球隊那麼精細,所以總教練要處理的事情非常多。而要帶領一支球隊打出成績,打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樣子,也是一大挑戰。」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擁有C級教練證與B級裁判證的小胡,畢業後除了擔任籃球訓練營的教練,在這一波疫情以前,也經常吹判不同層級的籃球賽事。回想起高三那一場比賽,事後了解規則與判例,小胡發現球衣上有血跡是可以繼續比賽的,除非是開放性傷口,才必須立刻下場治療,因此當時隊上的後衛被要求下場處理衣服上的血跡其實是不合理的。「有鑑於過去的經驗,當我拿到B級裁判證,開始吹判學生籃球聯賽後,我對於每場比賽的吹判都非常謹慎,因為我知道裁判的職責與任務非常重大,一個吹判就可能讓球員一整個球季的付出化為烏有。」